昨日,执信中学师生及家长代表为高三高考生、初三中考生壮行记者陈秋明摄
不设固定课室,没有固定班级,科目自选——
广东高考改革催生高中走班制
改革启动时间尚未确定,但一些学校已先“动起来”
高考进入倒计时!虽然广东尚未公布高考改革何时启动,但根据国家高考改革方案,2020年将全面推广新的高考模式,除语数英三科外,学生“六选三”纳入高考成绩,这意味着将有20种组合供学生选择,高中走班制将成为趋势。
据了解,广东不少学校已先“动起来”:如广州越秀外国语学校、广东广雅中学等已开始试行分层走班制,深圳中学则允许学生免修自修,自设课程……
不过,走班制是否“说走就能走”?
现状
广东多所中学探索
从2014年9月起,越秀外国语学校在广州率先试行选课制、走班制和导师制。每天,高一学生小李根据课表去指定的教室上课。上数学课,小李所在的班是C级班,班上同学依照成绩和水平被分到一起;上选修课,他身边又换了另一批志趣相投的同学。经过一学期试行,该校学生高考预测上线人数与入学时相比全线翻倍,坚定了广州越秀区探索高中走班制的信心。
据广雅中学校长叶丽琳介绍,该校岭南班探索的是分层走班。“岭南班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学生自主选课,比如上数学可能在A班,但上物理可能在C班,学校则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配备导师团队实施小班教学。”
深圳中学的做法更超前:学校将允许学生选择不同的课程修习方式,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先修,喜欢自修的学生可以免听课程自己修习,根据修习情况学生获得相应的学分和积点。另外,学生通过校外或网上学习等方式获得的经历和能力也可以根据相关规定获得学分和积点。
挑战
老师变为“买方市场”
近日,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主办“高考新政下的高中走向——‘选课制·走班制·导师制’名家谈”的校长论坛,上海、浙江率先进行改革的中学校长也到现场经验。
多位专家指出,让学生自由选择,必然会对老师传统的职业业态产生冲击,教师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作为高考改革首批试点区的重点高中,杭州市第二中学校长叶翠微表示,“今后的教师不仅会教专业课,开选修课,还应该是学生的成长导师;部分教师还要适应学生的科目选择,自由走校。”
场地设施严重不足
“当前许多学校的设施、设备、场地难以保证新高考方案的实施。”广州第47中学校长彭建平说。走班意味着要打破传统的课室,学校需要更多课室,目前大多数学校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资金投入也要加大,如越秀外国语学校为解决学生没有固定的班级和座位的问题,专门投入一笔资金给每个学生安装了电子储物柜。
对策
学校和老师都要转型
面对走班制带来的“选择”,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会长吴颖民认为,“转型”将成为教育的关键词。首先,学校要从卖方教育向买方教育转型,学生要什么,学校就要给什么;其次,老师的能力、知识结构需要转型,以后将变成学生挑老师,如果老师不尽心不提升,就会被边缘化。
“教师需要合理统筹,比如跨级上课、跨校上课,要解决学生选课后教师‘饿饱不均’的问题。”广东广雅中学校长叶丽琳认为,这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技术、排课技术、成绩统计技术提出新挑战,要求学校在师资调配、课室安排、课时安排、学生选课、成绩登入、成绩呈现的管理系统上必须有一个软件。
吴颖民提出,可采取向社会购买服务解决师资问题。目前,深圳已有学校邀请少年宫、教育机构、大学等教师任教选修课。
让老师变为“系统人”
针对硬件配置问题,吴颖民认为:最迫切的无疑是增加编制,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教师编制制度。“我认为,应该推动城乡统一的教师编制制度。”
吴颖民分析说,现在广州市正在推动区域内教师流动制度,将来区域内的若干个学校组成联盟,形成师资共享。教师从“学校人”变为“系统人”,属于区县管理,这样,在教师编制不变的情况下,可实现教师自由走校的方式来统筹协调学科师资,弥补一些学校师资不足的问题。
吴颖民建议,在现有的条件下,走班可以分步进行,“语数英三科先不急,其他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等学生需求量大的,如果学校老师资源充足的话,可以先做起来。”
疑问
没有“同桌的你”是好是坏?
对中学生来说,走班制意味着将打破传统班级,上课没有固定的教室和座位,从班级同学变成了课程同学。一些家长担心,同学之间的友谊会不会变淡了?没有了“同桌的你”,对孩子的成长是好是坏?
对此,吴颖民认为问题不大,“这反而能让孩子跟不同人交往,学习沟通和交流能力。”他认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中,走班制可以让学生熟悉更多人,比起“同桌的你”更有价值。国外有些地方也有班级授课制,但却要求定期轮换班级组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认识更多人。
“6选3”会不会导致偏科?
按照新高考的思路,学生可以在历史、地理、政治、生物、物理、化学中选三科,这种选择会不会造成学生偏科?
对此,吴颖民认为,“6选3”的制度设计就是允许学生适度偏科。“不要求学生面面俱到、齐步走,允许学生有长板短板。(记者陈晓璇实习生洪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