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高三网 > 甘肃省 > 正文

高考志愿填报,“提前出发”才能少走弯路

2023/7/4 17:32:51 点击:
年政策和志愿填报要义,并且制作浅显易懂的政策解读ppT发到每个中学,请中学组织统一讲解。每周一期的《高招周刊》会及时报道最新招生动态,考试院官网以及“上海国子监发布”“上海高招发布”也会随时更新招生资讯,为大家提供招考分析。

“不少在沪招生院校还会组织城市宣讲会、入校宣讲活动。”刘玉祥提醒,在一些新媒体平台上可以回看过去一段时间考试院与招生院校的宣讲视频。

在较为偏远的西北地区,类似服务同样跟进。甘肃省会宁县教育考试院院长刘流远介绍,会宁县教育考试院编写了一本《考生手册》,有20多页,涵盖考风考纪、警示事例,志愿填报的常规问题、技巧方法,并公布了各校服务老师的电话号码。高三考生在高考前10多天就能领取这本手册。

近期,会宁县五所高中皆召开线下咨询会,先请本校负责志愿填报工作的教师介绍相关情况,再请高校招生老师针对性辅导。以会宁一中为例,截至6月26日,该校已举办两场招生填报志愿报告会、一场现场咨询会。

国家的一些专项政策,在高考前已经多级审核、公示。后续,老师们也会多次提醒,让每个考生熟记于心。

刘流远说:“甘肃省教育厅还为考生提供了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辅助咨询服务平台,依据兴趣、爱好、生涯规划,平台会免费向考生推荐各批次可冲、可保的高校”。

因此,与其花费时间和费用寻找不一定“对胃口”的外部帮助,还不如抓紧时间静下心来自己研究。刘流远表示,考生及家长如果能够提早确定目标,科学、合理利用官方信息,制作一张准确反映自己意愿的高性价比志愿表并没有想象中困难。

“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有些考生、家长比较浮躁,习惯浅阅读,有时甚至不看不学、张口就问,以至于在志愿填报时,处处弥漫着‘焦虑的空气’。”刘流远说。

家长闫女士也直言,有关志愿填报的问题,招办老师那儿都有答案。“很多时候,家长觉得自己的问题没被解决,有可能是因为看官方信息时有遗漏,或对想要了解的问题思考得不够细致、深刻,提问时没有问到点子上”。

闫女士觉得,志愿填报有点像在市场购物,如果消费者不明确自己要买什么,那么商家也无法直接给出对方想要的商品、服务。

她举例,近期,自己就带着许多疑惑,打通了孩子目标院校招办的电话,老师不仅回答了她的提问,还推荐她进入了所在省份的家长群,与具体负责该省份招生的老师建立了联系。

与此同时,受地区差距、城乡差距的影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客观存在。

一位资深高中教师表示,当前,各高校举办进校园招生宣传活动,普遍针对高分学生、生源较好的“名校”。实际上,县城中学、农村中学里中低分段的考生、特别是低分段学生,是更需要招生指导的群体。“如果对大学、专业陌生,对招生政策不懂,志愿填报就很难合适”。

采访中,记者也观察到,县城特别是乡镇中学得到的外部资源有限,多发动本校教师成立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小组。虽能从网上获取信息,但对一些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长来说,理解这些信息存在难度。而老师精力有限,只能重点照顾一些成绩好和迫切需要志愿填报指导服务的学生。

考生康晓(化名)家在甘肃农村,父母只知道女儿考了多少分,对“孩子分数能去省内外哪些学校”“某所学校以哪些专业见长”都不太了解,对于“参照历年数据估算录取率”“卡着时间点去电脑上报志愿”等操作更是不懂,只是劝女儿尽量“学医或者当老师”。

康晓只好自己在网上找信息,始终没有填出一张满意的志愿表。班主任建议她走甘肃省面向农村户籍考生的地方专项计划,“尽量不浪费分数”。

该计划由省内本科院校承担,具体承担院校及计划以省教育厅最终发布信息为准。填报批次设置在本科提前批D段,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设置9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选项。

时间紧迫,康晓把几乎能报的学校、专业都写了进去。至于“毕业后想干什么,专业是否适配”等问题,康晓暂时计划“走一步看一步”。

提早帮孩子种下为什么学习的种子

提早关注官媒、关注官方服务,基本就能跟上高招步伐,解决眼下填报志愿存在的部分问题。

然而,要更高质、高效完成志愿填报工作,构建有益供需双方的科学填报体系,一位中学校长建议,学校、家庭要多做功课,“帮孩子种下为什么学习的种子”。

他认为,“都到临门一脚了,家长、孩子还对未来一无所知”的问题,根源在于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家长、教师大多只关心孩子能否考高分,这会让学生觉得,学习就是考高分,是为了爸爸妈妈、为了老师,缺乏内在精神动力。学习过程中,忽略自己的兴趣爱好,较难找到今后的职业方向。

刘流远指出,这其实反映了生涯规划教育有所缺失。他建议,教育部门加强顶层设计,注重中学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面向教师开展相关培训。“这是个长期工作,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渗透,还需要掌握更多科学知识。”刘流远说。

采访中,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一些能提早规划未来发展方向的考生及其家长,在面对志愿填报时更能做到“胸有成竹”。

家住兰州的刘先生是2022年某志愿填报App甘肃群的群主。他认为,高考志愿填报,可以参考大数据也可以购买专家指导服务,但最为重要的是,作为家长,一定要和孩子建立一个良性的教育互动,树立共同目标,实时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

在刘先生看来,高中生学习是一个“爬坡”的过程,在高二下半学期,大多数孩子都抵达坡顶,此时,家长可以介入孩子的志愿填报工作,按“冲保稳”比例,提前模拟填报数据。

女儿上高中期间,刘先生多次和女儿聊起未来的人生规划。看到白衣天使在疫情期间“冲锋陷阵”,女儿有了学医的想法。刘先生对此充分尊重,对先前整理的数据又进行深加工,还利用假期,带女儿走访了部分心仪院校。高考结束,女儿得偿所愿,本硕连读学习医学。

作为志愿填报主体的考生,若早早树立为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报志愿时也能更有“把握”。

6月28日上午,2023届考生杨心茹提交了志愿表。她清楚自己擅长的方向,很想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高考后,结合成绩、位次、心仪城市等因素,杨心茹很快就筛选出了几所想报考的院校。

她翻阅了学校给的官方资料,听取了班主任、家长的建议,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查找了感兴趣的信息,给两所高校招生办打电话咨询,加了一个学校的招生群,就将首选院校确定了下来,“我有信心,被录取的几率很大”。

杨心茹心中,志愿填报是与大学的美好邂逅,完成了志愿填报,也不代表学习之路走向终点,而是再次开启全新征程。

上一页  [1] [2]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2023年云南高考分数线出炉
“五四”德州表彰青年先进,146个集体、185名个人上榜
高考7日开始,上海16个区考场周边交通信息公布
最新图文
高考志愿填报,“提前出发”才能少走弯路
临汾市行知学校:分层教学新高度智慧课堂创奇迹
高考期间秦皇岛市全市范围内取消单双号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