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綦江中学,同学们吃过晚饭后在教室上自习。考生杨婷婷回到宿舍吃药。如今她的病情靠药物维持基本稳定。
6月7日,语文考试结束后,杨婷婷和父亲隔着学校大门见面,她父亲说:“为了在学校好好复习,她已经两个月都没有回家了。”
杨婷婷轻松走出考场。
杨婷婷很瘦。
6月7日早晨,当3000多名考生一起拥向綦江中学高考考场时,这个瘦小的身影混杂其中,瞬间就被人流淹没。
在进入考场之前,她也和几位同学一起手背叠手背,高喊了一声“加油”,而后微笑着离开。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高考,是生命之中必须经历的一次考验。对于杨婷婷来说,同样如此。不过,和同龄人略有不同的是,在参加完今年的高考之后,她还要面临再一次命运的考验——活着,还是死去?
因为她是一名白血病患者,只有尽快接受骨髓移植手术,才有活下去的希望。
服药从每天2片到8片
病情不断恶化的她独自面对病魔
高考第一天的早餐,杨婷婷喝了一点粥,吃了一个馒头,还有,几粒羟基脲片——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药品。
自从2009年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后,羟基脲片就成为了杨婷婷每天必须服用的药品。最开始,她一天服2片,到了现在,每天要服8片。很显然,她的病情正在恶化。
对于杨婷婷正在承受的一切,她的同学——綦江中学高三(27)班的学生们似乎都不太了解。他们仅仅知道,她得了白血病。
“她还是我们班的体育委员呢。”杨婷婷的同学周钰欣说,“每天要带领我们出操,上体育课的时候要收发器械。”
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对此,杨婷婷的班主任明朗苦笑着说:“没有办法,是她自己坚持要当这个体育委员的。这个孩子,太要强了。”
仅仅从外表上看,杨婷婷和正常人毫无区别。6月6日,在高考前的最后一天,她仍在教室里自习,休息时也和同学们一起唱歌、嬉戏打闹,脸上始终带着微笑。
微笑背后,杨婷婷必须独自面对病魔的折磨。体质虚弱,稍微累一点,就大汗淋漓;每次感冒,都是一次漫长的折磨;时刻要提防意外出血,否则就有生命危险……还有,已经经历的两次化疗,和每日三餐后的服药。
“我们不觉得她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她很爱笑。有时候大家不开心,看到她的笑容,气氛也很快会缓和过来。”同学罗萍说。
高一的时候,杨婷婷和另外一名同样身患白血病的男生一起,接受了全校师生的捐款。几个月后,那位男生死了。
“我已经很幸运了,不是吗?”杨婷婷笑着反问记者,“至少,我还可以和老师、同学们在一起,还可以参加高考。”
杨婷婷今年想报考西南大学。说到这个理想,杨婷婷有些不好意思:“我成绩不算太好,这个梦想估计很难实现。”
在女儿看不见的地方抹一把泪
父亲说:“我想让她好好活下去”
在高考前两天,杨婷婷的爸爸杨中敏赶到了綦江中学。住校的女儿已经两个月没有回家,他想看看女儿的情况。
在短暂地交谈几句之后,杨中敏就被女儿“撵”走了,“我没事,挺好的。你回去吧,我还得准备考试呢。”
一直走到女儿看不见自己的地方,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村汉子才抹一把泪。就在刚才,他摸了摸女儿的胳膊,那里一片滚烫,“其实她肯定知道,再不做骨髓移植手术的话,她的生命就很危险了。”
杨中敏和他的妻子都是綦江郭扶镇龙泉村人,自从女儿当年在西南医院被查出患有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后,他就没有睡过一天好觉。为了给女儿治病,这些年,他一直在外面打工,但是去年在工作中出现的一次意外,让他之后很难再从事体力劳动了,“现在家里的主要生活来源,就靠她妈妈在重庆一个小区当保洁员的收入。”
女儿很懂事,从来不抱怨自己的病情,相反,知道家里经济情况的杨婷婷还经常反过来安慰父母:“爸妈,你们看,我现在不是活得很好嘛,没什么好担心的。”只是,她一直坚持要到学校上学。“她喜欢读书,经常给我们说,只要在学校,她就觉得很快乐。”杨中敏说。
今年春节,杨中敏从西南医院得知了一个好消息——他的骨髓和女儿的骨髓配对成功。这就意味着,杨婷婷可以马上进行手术,重获新生。但是,45万元的手术费用,却让杨中敏在短暂的欣喜之后又发起愁来。
几天之前,綦江中学师生又为杨婷婷捐款3万多元,綦江港华燃气公司也捐了1万元,加上家里的积蓄和东拼西借的钱,杨中敏的手里也有了20万元左右。他反复盘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高也可以报销7万块左右,我想给医院说说,能不能先让孩子做手术,后面的钱我们再想办法。”
昨天上午考试快要结束的时候,杨中敏又来到了綦江中学的大门前。“我不想问她考试怎么样之类的问题,就想看她一眼,哪怕是远远地望一眼也好。”
在烈日之下,杨中敏的身影就定格在校门前。在考试结束铃响的那一刹那,他突然转身对记者说:“其实她能不能考上大学都无所谓,我只想让她好好地活下去。”
几分钟后,他看到女儿微笑着向他跑来。(记者梅垠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