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05-16
穿越历史,看濮阳千年古城2023-05-1621:52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字号
穿越历史,看濮阳千年古城
□刘平
濮阳是一个非常低调的城市,在当今中国660多个城市中,尽管它的建城史最为久远,有“颛顼遗都”之称,但它的知名度却不高。
在濮阳市境内,千年古城遗址有10余处,这在中原地区,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这些古城虽然已经老去千载,但仍璀璨生辉。它们中有帝都之城、诸侯之城,亦有郡县之城,成为我国城市历史演绎中的辉煌。
南乐县昌意城
濮阳市下辖五县四区,其中最北端的三省交界处,有一个南乐县,这座县城的得名就与一座古城有关,这座古城叫昌意城。
在距今5000年前,黄帝先后打败了炎帝和蚩尤,逐渐统一了中国的中西部地区。而以少昊为首的东夷族看到黄帝的势力强大,也臣服于黄帝。
黄帝有4妃10嫔,25个儿子,其中有两个为正妃嫘祖所生,长子名玄嚣,次子叫昌意。嫘祖在若水(今四川省荥经)生下昌意后,黄帝命昌意降居于若水。后来昌意娶了蜀山氏女昌仆,生下了颛顼。当时濮阳一带地处华夏族东部边缘,地理位置优越,为巩固这一地区的统治,黄帝命玄嚣和昌意迁回濮阳。玄嚣封于古清河上游的顿丘(今清丰县西南旧城村一带),昌意封在顿丘以北的仓颉部落(今南乐县吴村一带)。昌意携全家北迁后,在今南乐县西北仓颉陵北筑起了一座城。后来,他的儿子颛顼继承了黄帝的帝位,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建都于帝丘(今濮阳县高城村一带),为“五帝”之一。
古昌意城遗址位于今南乐县城西北18公里的仓颉陵北侧。《明一统志》载:“南乐县界有昌意城,黄帝之子昌意所筑”。《南乐县志·大事记》也说:“黄帝置南乐一带为其子昌意封地,在今境西北筑昌意城。”昌意在南乐不仅修筑城池,还敦睦教化,使这一带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深受人们爱戴。
西汉初年,在昌意城设县,以“茫茫乐土,昌意所居”,取名乐昌县。西晋时,人们认为把昌意的“昌”字放在后面有不敬之嫌,因此将乐昌改为昌乐。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昌乐城由昌意城迁至东南5公里外的谷村一带。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晋王李存勖避其祖父李国昌讳,将昌乐改为南乐。北宋神宗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为避水患,县治东迁至王彦章营,即今天的南乐县城。
昌意的爷爷是少典,父亲是黄帝,儿子是颛顼,都是有史记载的华夏先祖。而昌意为何名不见经传?黄帝为何没有让儿子继承帝位,却传位给孙子?有人说是因为黄帝的寿命太长了,活了119岁,他的那些儿子都没有熬过他;也有人说玄嚣和昌意都各有领地,守卫一方,无法继承帝位;还有人说颛顼12岁就被昌意送到了黄帝身边,深得黄帝的宠爱,因此,黄帝临终将帝位传给了孙子颛顼,也在情理之中。
黄帝城在何处,至今仍是一个谜,而昌意城却没有争议。2017年3月,河南省考古界对昌意城遗址进行科学探测,发现了仰韶、龙山时期的环壕城址,昌意时代恰好在其历史积年之中。也就是说,这里就是传说中的昌意城。昌意古城犹如一本厚重的史书,记载着中原文明史的发展,向人们展现时代的变迁。
濮阳县帝丘城
帝丘,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濮阳县东南15公里五星乡高城村一带。高城,即高阳城。《竹书纪年》云:“元年,帝(颛顼)即位,居濮。”《左传·昭公十七年》云:“卫,颛顼之墟也,故曰帝丘。”《汉书·地理志》载:“东郡濮阳,卫成公自楚丘徙此,故帝丘,颛顼墟。”《寰宇记》:“古昆吾旧壤颛顼遗虚,故曰帝丘。”经历五帝、夏、商、周的帝丘城规模有多大?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就十分关注卫都帝丘遗址,并组织科考队到高城村一带进行了初步发掘,发现了四面城墙等遗址。2002年,濮阳市文物保管所对高城遗址进行考古钻探,发现了遗址北部夯土城墙及东北、西北拐角。2005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濮阳市文物部门在高城村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考古发掘,发现了一座由龙山文化、商、西周、春秋战国、汉几个时代夯筑层叠压的古代城址,面积达916万平方米。整个城址平面为长方形,城墙基本保存完好,城墙之外有一周护城壕,城址内发现了大量的龙山文化陶片,表明这里为一处面积较大的龙山文化遗址。2006年6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北大、省文物考古所的专家学者20余人,通过现场考察和学术论证,一致认为高城遗址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卫国都城一一帝丘所在地。2013年,高城遗址被公布为国保单位,被誉为“东方的庞贝城”。
颛顼,号高阳氏,有关他的传说史书记载较多。颛顼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今四川荥经),实居穷桑(今山东曲阜),其母女枢因感“瑶光”而生,10岁而佐少昊,20岁登基,初封高阳(今河南杞县),都于帝丘(今濮阳县高城),在位78年,寿98岁,列为五帝之一,死后葬于东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今河南内黄县三杨庄西)。
《大戴礼记·五帝德》说他“洪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履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民,浩诚以祭祀。乘龙而至四海,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济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袛励”。
颛顼初期,“民神杂揉,家为巫史,民渎齐盟,实祸荐臻”。颛顼执政后,大胆实施宗教改革,强化了中央集权,被誉为人类社会创立“政教合一”体制的第一人。针对群婚群居,颛顼又开始改革婚姻制度,禁绝血缘联姻,教诲伦理纲常。通过一系列改革,生产力得到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从此诞生了家庭,分化了阶级,形成了国家,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2018年,经过严格筛选,国家文物局确定将高城遗址(帝丘)纳入“文明中国”项目(中原文明探源工程项目)。“文明中国”项目本年度首次开展,河南省仅有两个考古发掘项目入选,濮阳高城遗址是其中之一。帝丘城的发现,不仅为研究春秋卫国历史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同时也为研究颛顼时期以及夏商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将来对高城遗址的进一步发掘和研究将为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提供更多重要的资料依据。
戚城
有人说,一座城市若有山,能增添野趣;若有水,能平添灵秀;若是有一段千年古城垣,则能给这座城市增添一种独特的气质。在豫北地区的濮阳市,就有一座两三千年前的古城一一戚城。
戚城遗址位于濮阳市京开大道南段西侧,因坐落在一处台地上,历史上受黄河水患影响不大,现地面上仍有周长为1520米的古城残垣,城垣平面基本呈方形,北墙与东墙保存较好,最高处有8米多,最厚处16米,城内面积14.4万平方米。经考古发掘,戚城遗址地下依次叠压着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商、西周、春秋、汉等文化,是豫北地区保留年代最久、延续时间最长的古代聚落遗址,一直延续到西周时期开始筑城,此后到汉代不断增建。
戚城是春秋时期卫灵公的外孙孔悝的采邑,又称孔悝城。位于卫国都城帝丘西北方,西濒黄河,北望顿丘,为卫国的重要城邑。
公元前629年,卫成公自楚丘(今河南滑县卫王殿)迁都帝丘(今河南濮阳高城)后,戚城因地理位置优越,不仅是卫都帝丘北面的重要屏障,而且是诸侯争霸的战略要地。《春秋经传》中共40次提到戚。而记载最多的是各国诸侯在戚频频会盟,使它成为会盟胜地。据《左传》记载,从公元前626年到公元前531年这95年间,各国诸侯在卫地会盟14次,在戚城会盟就有7次之多。
今戚城遗址东墙外,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土台,传为当年的会盟台基址,被誉为春秋时期的“小联合国”,成为濮阳悠久历史的重要见证。
1963年,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将戚城遗址公布为河南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1991年3月起,濮阳市依托戚城遗址,建造戚城文物景区,其中有纪念景点5处,文物及遗址展示3处,整个景区占地760亩,包括会盟台、城墙、秦汉风格的东阙门、仿汉建筑群戚城历史陈列室、孔子居卫十年的孔子侯馆、仿唐风格的北大门、颛顼帝进行宗教改革的圣地一一玄官、反映春秋战国时卫国文化氛围的“桑间濮上”苑、夏后启在昆吾所铸之九鼎及铸鼎轩等等。这些建筑高大、雄浑,园林小品穿插于园内,点缀其间,秀美、典雅,使戚城文物景区成为文物保护、历史展示与现代园林完美和谐的统一组合,集知识性、观赏性、游乐性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大观园。2004年12月,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戚城遗址是濮阳悠久历史的重要见证。
清丰县顿丘城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这是《诗经·氓》中的诗句。《尔雅》曰:“山一成谓之顿丘”。《释名》谓:“一顿而成丘,无高下小大之杀也。”最早记载顿丘的是《尚书大传》“(舜)贩于顿丘,就时负夏”。看来,顿丘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据考证,在豫北地区,顿丘遗址有三处:一处是春秋卫邑之顿丘,故址在今鹤壁市浚县屯子镇蒋村附近;一处是汉置顿丘县,故址在今濮阳市清丰县固城乡旧城村;一处是东晋至五代时期的顿丘城,故址在今安阳市内黄县梁庄乡大城村。浚县顿丘为西顿丘,城址较固定。而作为东顿丘的清丰顿丘和内黄顿丘,因黄河水患,城址多变,三个顿丘时有交叉设治,北魏顿丘县曾于浚县设治,东晋顿丘郡有时也在清丰设治,宋顿丘也在内黄设治。清丰顿丘虽说不是《诗经》中的顿丘,却是曹操任顿丘令的顿丘,同样遐迩闻名。
顿丘古城位于清丰县西南固城乡的旧城村,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城垣南北长1300米,东西宽800米,城址面积104万平方米。顿丘,西汉置县,王莽时改名顺丘县,东汉复名顿丘县,北齐废,隋开皇年间复置,五代后晋时移治今濮阳老城,北宋熙宁六年废入清丰县。
1985年,考古工作者在对顿丘古城遗址的初步调查中,先后发现了南北城墙的基址,相距约1.5公里。遗址内发现有汉、唐、宋三代陶瓷残件和贝壳、草木灰、火烧过的硬土块等。遗址东南原有高台建筑基址,西部耕作层以下发现夯土层,东北部发现大面积的灰坑,距地表深3米左右,出土有陶瓷残件。据唐代陈弼、刘信墓志和清代光绪年间出土的墓志记载,顿丘城位置均在此地。
据说,建国初期,旧城村还有一座大土台,高二丈余,广十余亩,传为曹操点将台,后被村民平整土地、建房取土铲平。据史料记载,公元177年,曹操曾任顿丘县令,192年屯兵顿丘,这处遗址可能与曹操当时的活动有关。
东汉汉灵帝熹平二年(公元174年),曹操二十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魏志·武帝纪》卷一)。曹操在顿丘令任上都有哪些政绩,史书没有记载。不过《曹操集》中收录了他给次子曹植的一封信《戒子植》,信中写道:“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欤!”写这封信的时间是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当时,曹操已经是年过花甲了。从这封信的内容来看,晚年的曹操回忆起当年在顿丘令任上的所作所为,还是比较满意的。
顿丘对曹操的一生影响很大,不仅是他历练政治能力的起点,也是他军事力量壮大的起点,在他的政治生命中,顿丘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离开顿丘7年后,曹操又被调回了顿丘,不过这一次不是当县长,而是顿丘的隶属郡东郡太守。正是在东郡太守任职期间,曹操成功地指挥了“顿丘之战”。因为顿丘令的政治历练和顿丘之战的胜利,为曹操大败黄巾军组建青州兵打下了基础,使曹操初步具备了争夺天下的政治军事资本。所以,顿丘是曹操成就“一代枭雄”的真正起点。清代历史学家何焯曰:“魏武之强自此始。”顿丘,这座千年名邑、畿辅名镇实是一代枭雄曹操的龙兴之地。
濮阳县老城
濮阳之名始于战国,因其位于濮水之阳而得名。濮阳曾是五帝颛顼、夏代昆吾、东周卫国的都城,秦置东郡,隋设澶渊县,唐置澶州。不过,最初的濮阳和澶州,指的并不是现在的濮阳老城。唐代,濮阳老城还是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