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1-12-21
新会一中:百年学府,新会荣光!新会发布
关注2021-12-2121:41广东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字号
百年学府,沧桑薪火相继。
清光绪年间,在“废科举,兴新学”的时代背景下,富有改革精神和勇气的新会人民得风气之先。时任新会知县的陈伯侯奉命筹办新式学堂,于孔庙明伦堂召集邑中士绅商讨兴办中、小学堂的事宜。由于师资缺乏,先办“初级师范”,学制二年。
▲清光绪年间《新会乡土志》
1905年10月,新会有名的教育家谭镳(梁启超先生表兄)首倡并创办了新会官立中学堂,并任堂长。新会一中由此开始了艰难曲折而光辉灿烂的百年办学历程。
▲一中创立时方位
▲谭镳先生
▲校址在学宫考棚(一中创立时正门)
▲1912年停招师范生更名为“新会县立中学”
1949年10月,新会全境解放。1950年,新会一中、冈州中学、介寿农商职业学校(校址风采堂)三校合并为“会城联合中学”。1952年,复名为“新会县第一中学”,校舍从此由新会书院延伸到余家祠堂风采堂西至城隍庙(食堂),形成现在校园雏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新会县第一中学正门
▲20世纪50年代风采堂
▲介寿农商职当年的报道
▲大新路冈州中学旧址
新会官立中学堂开创了新会普通中学教育的先河,辛亥革命后,新会官立中学堂于1912年停招师范生,并更名为“新会县立中学”,谭镳为校长,学制四年,开办时课程有修身、读经、算学、词章、中外史学、中外舆地、外国文、图画、博物(相当于生物)、物理、化学和体操共12科。至1921年,由于省教育厅通令改三三制: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于是改称“新会县立初级中学”,开始招收春、秋季学生。1931年,新会县府迁至江门镇石湾庙,县长沈秉强将“新会县立初级中学”更名为“新会县立第一中学”,新会一中名字由此而起。1937年,新会师范学校将普中的高一班、高二班移交新会一中继办,成为新会一中办高中之始。
▲前新会县长沈秉强印鉴
▲江门石湾街新会县府旧址
新会一中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中共新会区工委在新会一中建立校党组,组织学生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新会沦陷,新会一中跟随县政府撤退到双水天亭以谭氏宗祠为校舍,度过艰难的抗战岁月。1945年抗战胜利,新会一中迁回会城。由于抗战期间,学宫一带受到日寇严重破坏,无法使用。新会一中迁到新会书院复校,以新会书院为校舍。
▲抗战时期被破坏的新会学宫
▲抗战时期新会一中和平山小学发出联合公告
▲双水谭氏宗祠
▲以新会书院为校舍
▲20世纪70年代后期新会一中风采堂
▲1994年国庆巡游的一中方阵
任岁月流逝,几经更迭。百年来,新会一中始终坚持以兴学育人为根本,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被誉为“地洼学说之父”的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达,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王坚等皆出自新会一中。学校1958年被定为佛山地区重点中学;1960年被定为广东省重点中学;1978年再度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定为县市重点中学;1994年,被评为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2007年,新会一中顺利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成为我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一中图书馆风采堂
百年学府,岁月沉香;筚路蓝缕,弦歌不辍。一个世纪以来,在源远流长的冈州文化滋养下,从官立学堂到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新会一中站在百年发展新起点上,她将不忘初心,自强不息,吟啸徐行,向新时代交出培育英才的优秀答卷。
来源:新会侨报社
运营:江门日报新会站新媒体工作室:,。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原标题:《新会一中:百年学府,新会荣光!》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文章来源于:http://gaogzhong.ljyz.com.cn 高三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