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1-05-10
筑梦校园,爱哺花开——赣州市南康区教育扶贫纪实
2021-05-1011:10
来源:经济网
我要评论0
手机扫一扫
字号:
新建的东山中心小学
南康人民自古以来重耕读、尚贤德,人文蔚起,是赣南教育大县之一。改革开放后,尊师重教蔚然成风,中小学教育质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为南康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南康的教育事业也搭上了这趟顺风车,学校建设如火如荼,城乡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南康人民全面奔小康注入了强劲动力,为高质量脱贫书写了精彩华章。
一
“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美的环境在校园。”
走进南康区镜坝镇洋江村村口,一栋黄色的大楼在村民小楼中如鹤立鸡群,分外耀眼。
“那是我们村的小学,我们村最好的房子就是学校。黄色很抢眼,教室宽敞明亮,孩子们都喜欢。”村民黄桂秀说。走近洋江小学,但见校门是伸缩轨道式不锈钢门,校舍黄墙白柱,与周围村民小楼风格迥异。
而在蓉江街道,麻田小学的5层教学楼雄伟壮观。白墙、白柱、红廊的教学楼前,运动场整洁一新,孩子们打篮球、做游戏,欢声笑语盈满校园。
“村里最美的环境是校园。”麻田小学的刘老师介绍,“8年前,学校只有一排简单的土坯瓦房,阴暗潮湿,雨天漏雨,冬天透风;操场是泥土地,晴天扬尘,雨天泥泞。如今教学楼气派,操场硬化了,又扩大了几倍。什么都是新的,孩子们可喜欢学校了!”
像洋江小学和麻田小学,仅仅是南康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改薄”项目中改扩建87所学校中的2所。
2012年以来,南康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通过实施农村学校“标准化”工程和“全面改薄”工程,使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同时,南康区累计投入资金9426万元,新(改、扩)建学生宿舍56404平方米。投入学校营养餐食堂建设资金1.03亿元,建成营养餐食堂项目324个,建设面积7.22万平方米,全面解决了小学、初中寄宿生住宿问题。
二
“南康政策”助脱贫,梦想花开绽芳妍
2012年以来,南康全面落实上级各项教育资助政策,做到政策覆盖所有学段,惠及所有贫困家庭。为了达到高质量脱贫目标,南康区还因地制宜,出台了教育资助的“南康政策”:
自2017年起,南康区将学前教育资助范围扩大至非普惠性幼儿园,由本级财政兜底,2017年至2020年共投入849.23万元,资助11323人次。
2018年,本级财政新增3项学生资助政策:义务教育非寄宿生生活补助小学800元/生/学年,初中1000元/生/学年;特困大学生资助3000元/生/学年;应届大中专毕业生见习经济补助2000元/生/学年。2018年至2019年,共投入2489.54万元,资助59467人次。
国家教育扶贫的各项政策,加上教育资助“南康政策”的有力助推,南康贫困家庭学子“人人读得起书,个个圆大学梦”。
龙华镇崇文村村民洪定权自小患小儿麻痹症,2014年秋,又患上高血压,且落下后遗症,高额治疗费让这个本来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他家有两个孩子在读高中,一个孩子读初中,即将因贫辍学。孩子们无助茫然的眼神,生活的重压,让他常常从睡梦中惊醒,暗自落泪。
扶贫干部了解后,经民主评议,把洪定权家列为贫困户,享受所有扶贫政策,3个孩子得以继续上学。孩子们感恩奋进,学习刻苦,大女儿于2017年考入南昌航空大学,二女儿于2018年考入南昌大学,儿子也进入高中就读,成绩优异。
在崇文村2020年12月举行的感恩大会上,洪定权站在台上,讲起这段从黑暗看见曙光的经历,这位七尺男儿几度哽咽,令在场的所有乡亲无不动容。
“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扶贫干部的关心关怀,我的孩子根本上不了大学。我家看不到一点生活的希望。”洪定权说,“我一定终身感恩,今后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同时教育好我的孩子,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对党和国家有贡献的人!”
龙回镇三益村皇堂组村民彭奕卿,她的丈夫在2014年因肺癌不幸去世。这一年,大女儿考入南昌大学,二女儿在读高中,儿子在读初中。就在她家极度困难,女儿面临读不起大学的时候,镇里和村里的干部向她家伸出了援助之手,经评议后列入贫困户,享受所有扶贫政策。几年过去,彭奕卿大女儿已在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二女儿在南京师范大学读本科,儿子在南康中学读高三,成绩优异,未来可期。
2018年12月10日,彭奕卿大女儿林月敏给赣州市委常委、南康区委书记徐兵写了一封感谢信。在信中,她心怀感恩,倾诉了党的扶贫政策给她家带来的曙光,细数了教育扶贫给予她三姐弟的帮扶,并感谢扶贫干部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表达了学成后报国报家的心愿。这封信经媒体转载,反响热烈。
三
创新方法讲实效,落实资金求精准
2020年,南康区在读幼儿园至大学的学生人数达18万人,就读学生人数每年居赣州市前列。当年教育扶贫所资助的贫困学生达到7万多人次,发放资助金5500多万元,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9000多人次,金额7500多万元,惠及全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22000多人。
南康区教育科技体育局学生资助中心紧扣“全覆盖、零差错”要求,全面精准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做到了“不错一人、不漏一人”,实现了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的目标。
10多项助学资金要准确无误地落实到每一个相关学生(家庭)的身上,无疑是对工作人员的重大考验。因为这些巨额资金的背后,是学生(家庭)纷繁芜杂的各种信息和需要处理的庞大数据。这巨大的工作量都是由南康区教育科技体育局学生资助中心来完成的:
首先,他们要讲科学、敢开发。巨大的数据梳理量,常常让资助中心的工作人员疲惫不堪。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职工王馀意、钟文两人密切配合,凭大学期间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利用业余时间,从2017年7月开始着手开发软件——南康区学生资助系统。此系统可进行贫困生的识别、比对,并自动生成台账,为精准识别和精准资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把资助中心工作人员和学校老师从繁杂的数据统计中解放出来。经过反复测试和完善,学生资助系统于2019年春开始全面使用,并得到赣州市教育局的肯定,在全市各区县推广使用。
谈起开发软件的艰辛,王馀意说:“编程是非常严谨的工作,我在晚上或周末无人打扰时,独自在家编。编好后发信息给钟文,叫他做测试,发现问题及时修改,两人都必须同时工作。为了把这个程序做好,晚上熬夜是常有的事,牺牲的周末时间无法计算。”
“我们从2017年暑假起着手编程,2018年春季拿出雏形,边试用边修改完善。一直到2020年春季,历时近三年,软件功能得以完备。”钟文介绍。
“有了这个软件系统,我们数据的出错率由以前的10%以上,下降到仅有1%,极大减少了资助中心和各个学校的工作量。”南康区教育科技体育局学生资助中心副主任游挺福说。
其次要讲实效、勇创新。为求工作实效,南康区教育科技体育局学生资助中心创新工作方法,把原本在教科体局召开的教育扶贫工作会议,分解到各个片区进行,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因此,各个学校有足够的时间就疑难问题进行详细咨询,从而得到具体的解答指导,且受助学生的资料数据,可以与乡(镇)、村的扶贫干部进行无缝对接,极大地减少了出错率。
为方便高中毕业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高校新生入学补助,他们把原来在南康区教育科技体育局学生资助中心进行的办理工作,安排在南康中学、南康二中、唐江中学、南康四中校内进行,消除了学生或家长四处打听资助中心的位置,和在资助中心门口排长龙办理助学贷款的现象,此举受到了学生及家长们的高度评价。
四
捐资助学献大爱,家国情怀盈满怀
“真的非常感谢党的好政策,不然我真的要砸锅卖铁替我女儿交学费了。”镜坝镇鹅岭村贫困户肖琼满脸感激地说。
改建的唐江中心幼儿园
2018年,肖琼的女儿以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高兴过后,女儿的学费从哪里来成了困扰肖琼的大事。在镜坝镇党委和政府的号召下,镜坝镇华瑞家具企业主黄志华主动向前,帮助解决肖怡大学期间的学费,并每月提供1000元的生活费,直至其大学毕业。
南康区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捐资助学,鼓励引导民营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积极参与教育捐资助学活动,建立和完善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教育扶贫机制,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尤其是贫困学子的学业。
此举得到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各种围绕教育而展开的大爱义举、捐资助学活动蔚然成风,形成了全社会都关注教育、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的良好风尚。
2016年至20
文章来源于:http://gaogzhong.ljyz.com.cn 高三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