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0-10-13
这是一篇姗姗来迟的开学记录。
9月,各所小学、中学、大学重新打开校门,欢迎重返校园的孩子们;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我们也在等待着来自西藏日喀则白朗县的好消息,那是一群高三毕业班学生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现在,它们已如期而至。
这是“泓德爱心之路”公益捐赠第四年深入后藏,白朗县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白朗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隶属于日喀则市。全县辖11个乡镇111个行政村,共5万多人口。泓德基金副总经理邬传雁是本次公益捐赠行动的领队。本次,我们为白朗县全县393名返贫致贫风险人员送上教育及生活资助,同时,今年设立的“泓德&融汇梦想奖学金”,也将为白朗县所有即将步入大学校园的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提供入学奖学金。
他们也是泓德基金捐助的第一批考上大学的孩子,在不久的将来,“泓德&融汇梦想奖学金”也将陪伴他们一起,开启校园生活。不一样的后浪入海,一样的青春与热血——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吧。(本文隐去了受捐者的真实姓名)
做点亮心灵的人
丹增(化名)刚刚接到了武警警官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他家里有6口人,母亲患有慢性疾病,需长期服药,家中劳动力有限,还要兼顾家中的耕地,外出务工时间较少,仅有的几亩土地成为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现金收入严重不足。
丹增和我们说,他特别喜欢军人这个职业,因为在藏区人民的心里,军人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每次在电视上看他们站军姿,都感觉特别威风。除了喜欢军人英姿飒爽的样子,他对未来也有非常明确的目标。他说毕业后打算回到西藏,守护祖国的边防,也守护自己的家乡。
卓玛(化名)是一个漂亮姑娘,交谈中,她告诉我们,她刚刚收到了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关于知识改变命运,我们在卓玛家里看到了一个最鲜活的例子。他们家有四个孩子,目前大儿子已经本科毕业,大女儿、二女儿已经在读大学,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这一次也以超过重点本科线56分的成绩,顺利考上了师范学院。
卓玛的家中同样面临着劳动力匮乏以及重疾的困扰,但面对家庭的困难,她的爸爸做出了最好的榜样。他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没有让一个孩子辍学,并且最终都迈入了大学的校门。
卓玛的梦想是当一名数学老师。我们问她,是因为数学成绩特别好吗?她说并不是,是因为她们都特别喜欢班上的数学老师。曾经看过一句话:教育的意义不是装满一个篮子,而是点亮一盏灯。在这群孩子的心里,他们的数学老师应该就是这盏灯吧。
卓玛想去杭州读书,她说她从来没有到过杭州,在电视上看到,非常向往,觉得杭州是一座很美的城市。问到毕业后的打算,她说她还是想要回到西藏,和父母亲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抱着妈妈,还可以为自己的家乡做一点贡献。这个漂亮淳朴的姑娘,我们期待她成为自己梦想的样子。
今年录取的毕业生中,报考师范类专业的孩子不少。白朗县政府的工作人员和我们说,这些年,国家在藏族地区教育上的投入加大,使得孩子们的知识和见识都和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他们身处高原,也放眼世界,他们比较有社会责任感。在他们的心里,知识改变的不只是自己的命运,还有许许多多和他们一样的藏族孩子的命运。让梦想照进现实,知识是最明亮的那一道光。
在走访中,我们去了嘎东镇中心小学,校长达顿带我们参观了设施完善的校园、音乐教室、书法教室、品德教室。他给我们介绍说,这些年来,国家在西藏地区全面落实15年义务教育,“组团式”教育援藏,避免了孩子们因贫辍学,藏族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提升很快,但他们面临最大的难题依然是师资力量薄弱。
达顿说,高层次人才引进有难度,在西藏,平均海拔超4000米的土地上,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与高寒、缺氧做斗争,生存条件艰苦,好学校的毕业生都不太愿意来这里,老师的流动性也比较大。在老师最稀缺的时候,达顿校长要同时兼任音乐老师、体育老师、书法老师,他说,英语是最难的,英语老师如果走了就比较麻烦。我们也讨论了线上授课的可能性,对接内地资源,给孩子们开设线上课程。但他说,孩子们最需要的依然是陪伴在身边的老师,线上授课很难和孩子们的真实水平匹配得上,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更希望将来能有更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来到西藏,也希望白朗县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为家乡教育贡献力量。
家与远方
多吉(化名)报考了临床医学专业,最后如愿以偿地被医科大学录取。他说自己对于医学一直情有独钟,特别是在这一次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他看到那些逆行的勇士,他们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大家,他觉得这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职业。在西藏,各类高原疾病多发,医学专业人才格外紧缺。生存艰难,加之各种疾病的困扰,使得很多家庭失去了改善生活、发展生产的机会。在我们所捐助的家庭中,因病致贫也是大多数人面临的首要问题。他希望自己能够学好学精,在这个领域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医生,回报父母的期待。
听了他的话,泓德基金副总经理邬传雁说,不止是西藏,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医学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职业,特别是未来,全球老龄化问题将越来越严重,医学的价值也将体现得更加充分。做一名医生,收入应当还不错,但是要牢牢记住,收入不是你选择医生这个职业的最高追求,你所追求的首先应该是去帮助你的病人,为他们解除病痛,才是这个职业最重要的目标。邬传雁说,这和我们做投资一样,我们始终要关注的是客户的需求而不是自己赚了多少钱。只有建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你所选择的职业方向才能走得长远。
次旦(化名)刚刚被民族大学录取,他来自牧民家庭,他们家居住在海拔4400多米的纯牧业地区。即使在藏人心中,这样的海拔也是不宜居住的苦寒之地,依靠放牧为生的家庭,收入多数不太稳定。
今年,他填报了三个专业:藏语言文学、数学和生物学。这是一个爱好广泛且很有想法的年轻人。他说自己特别喜欢藏语言文学,在学校里,他和他的同学一起开设了一个藏语言文学的微信公众号,他特别喜欢古代的历史故事,布达拉宫的文物,他最喜欢的藏文学著作是格萨尔王传,那是一部对话体的史诗,格萨尔王一生惩恶扬善、传播文化,是藏人心中引以为豪的旷世英雄。他说那些诗歌是藏族人一代一代传唱下来的,非常优美,藏族还有许多优美的文化,他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去了解。
公益的进阶
这是“泓德爱心之路”的第四年,四年的时间还不足以给一个地区带来实质性的改变,但也促使我们对于公益事业有了更多的思考和理解。在藏族孩子的身上,我们常常看到一种特质,他们想要迈开脚步去丈量世界,但也想俯下身去亲近故土。我们觉得,他们的所思所想,才是藏地扶贫最大的希望所在。
迄今,“泓德爱心之路”公益捐赠已经触达了114个村庄、252户家庭、698名个人。多年来,我们一家一户地走访,点亮一个个村庄,有幸参与见证了国家在西藏地区发起的脱贫攻坚战的胜利,而今,这场战役已经走到了“最后堡垒”。从扶贫扶弱到扶贫扶智,从资助儿童入学到为贫困大学生设立梦想奖学金,我们的公益事业也在不断进阶。泓德基金副总经理邬传雁说:“藏地扶贫的意义不只是让最贫困的人群看到生活的希望,我们还希望能够陪伴他们一起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促进民族文化的交融、和他们一起打开那个通往外面世界的窗口。教育是最有力的一个支点,在求学的道路上,我们希望让每个人都获得自由追求梦想的权力”。
2013年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作出的承诺掷地有声,西藏也没有因为“远在天边”而被遗忘。但全面小康已不仅仅是温饱,还有对更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关于这一点,白朗县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样本。当地政府为振兴一方经济所做的努力,已经不再满足于就地脱贫的“权宜之计”,这些年,他们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科学制订脱贫计划,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已经如期实现脱贫摘帽:他们资助海拔较高的牧民搬迁,提供住房、土地,积极改变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依托白朗资源优势、创新发展特色产业,特别是高原有机果蔬,产业对脱贫的贡献率达60%以上;注重教育、吸引人才,努力切断贫困的根源。雪域高原的蜕变,需要多方的努力,泓德基金有幸参与其中。
“我想要贫者远离饥荒,我想要病者远离忧伤。”大型史诗剧《文成公主》中,松赞干布吟唱的这个“千年愿望”,正在这个时代里变成现实,泓德基金推进多年的公益事业也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当我们开始记录这一切的时候,眼前浮现的依然是那些孩子们的目光,羞涩的、坚定的、求知若渴的、生机勃勃的……它们不断重叠,交汇,并注视着“泓德爱心之路”不断探索,向前绵延至远方。(CIS)
“
中国基金报:报道基金关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中国基金报
原标题:《不一样的后浪入海——泓德基金2020白朗县公益扶贫纪实》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