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高三网 > 海原县 > 正文

教育扶贫催开花万朵

2023/6/16 18:48:58 点击:

海原县

海原四中复课后教学秩序井然。

海原县

城乡教学条件逐步趋于同等。

海原县

学校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工作两不误。

海原县

海原县师资培训中心使用直录播系统开展教师培训。

海原县

海原三中学生勉玉虎使用学校捐助的手机上网课。

海原县

乡村学校是当地最美的建筑群。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近年来,海原县狠抓教育扶贫,大力推动教育事业加快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使逐步脱贫的海原百姓切实增强了对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多措并举确保师生安全复课

4月13日下午2时,海原四中校门口,学生间隔1米以上依次从测温通道进入一间简易房,房内设有热成像体温监测仪。学生不用停留,正常步速穿过房间,热成像探头密切监测,墙上大屏幕实时显示每个学生的热成像画面及体温。如有体温超标者,系统将自动示警。

“疫情防控期间,县上投资130万元,为全县初、高中毕业班复课的17所学校配备了热成像测温仪,确保师生安全复课。”海原县教育工委副书记刘正权说。

在海原四中九年级8班A班教室,30名学生戴着口罩,一人一桌上语文课。8班共有56人。开学后,被分为A、b两个班。老师在A班上课时,授课课件和语音通过电子白板同步在b班大屏幕上播放,相当于一个老师同时为A、b两个班上课。“上课时有疑问就记下来,自习课老师会集中答疑,学习效果挺好的。”九年级1班学生马国庆对这种上课方式表示满意。

该校共有学生1567人,60%的学生住校,目前复课的九年级14个班有821人,住校502人。“学校人员集中,疫情防控责任巨大。”校长罗军说,学校严把家庭测温、错峰上下学、校门口晨午测温、就餐错峰等关口,建立和启动医教联合体工作机制,由医院医护人员对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驻校指导,开展消毒液配制、校园消毒、垃圾规范化处置、防控物资储备、隔离点设置、洗手设施设备、测温区域设置、发热师生上报等一系列工作,织细织密织牢学校疫情防控网。

海原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38所,在校学生87913人,教职工4696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该县科学精准抓好学校疫情防控,分步错峰恢复校园教学秩序,确保复课后防疫到位、校园安全、教学有序。

自1月23日起,海原县教育系统全面进入战“疫”状态,成立了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综合协调、疫情防控、教学指导、信息摸排、督促检查5个工作组。各校负责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24小时值班和“零报告”等制度,严防疫情向学校渗透、向师生蔓延。从2月中旬起,指导师生错峰有序返回。截至3月21日,滞留区外教师119人已全部返回,并完成了相应的隔离措施;滞留区外学生646人,除休学、转学等原因暂不返回的外,累计返回604人。

学校实行动态监管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所有学校加强门卫管理,校门口设置体温监测点,严禁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对重点区域和场所进行消毒。各学校按照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卫生防护指南规定,开学前对校园进行全面彻底的环境卫生大整治,确保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卫生和学习环境。

在防疫物资保障上,海原县坚持政府统筹供应、教体局和学校自购解决及向社会募捐相结合的办法,做了充分准备。各学校结合实际,认真测算防疫物资需求,加大消毒液、口罩、测温仪、洗手液等防疫物资储备。目前,县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筹备口罩30万个,县政府筹措资金130万元,安装固定式远程红外测温仪17个。自治区教育厅订购已到位口罩17万个,手持红外线测温仪800个。中卫市教育局统筹调拨口罩1万个,手持红外线测温仪100个,防护服100件;各学校自筹口罩13.5万个、消毒液3.08万斤、酒精1.5万斤、手持红外线测温仪332个、水银测温计4816个、一次性手套2.04万个,满足防疫需要。

截至目前,海原县初、高中毕业班开学复课的学校共有22所,学生10088人。“我们一定要确保把疫情风险封堵在校门外。”海原县教体局局长马天科说,“开学复课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是继企业复工复产后的又一场‘大考’和‘硬仗’,对教育系统是一次考验,绝不能有丝毫闪失和麻痹大意。各学校坚决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确保学校有序恢复正常教学秩序,这是对家长和社会的交代。”

“互联网+”让城乡共享优质教育

“近几年‘互联网+教育’建设成果,在这场疫情中得到了极大体现,同时疫情也对广大师生互联网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有非常大的提高。”海原一中校长王宗龙对此十分感慨。

29岁的李峰是海原一中高三年级数学骨干教师。“以前我带2个班轮流上课,现在每节课要同时为全年级42个班1370人上课,各班老师也在线听课,校领导随时或者课后也能切入课堂巡查。压力大,每个知识点必须准备非常充足。”李峰说,能实现1托42个班同步上课,主要依靠的是近年建设起来的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第一次1托42上课前,我从平台下载了ppT、试题等很多优质资源进行整理,精心备课,并到学校直播教室连续试讲了3天。”

“充分备好课后,登陆平台进入互动课堂的‘直播间’,然后将直播间生成的二维码发送给学生,所有学生扫码就可以进入直播课堂开始听课。”对于网络直播授课,李峰显然已轻车熟路,“过去‘互联网+教育’的应用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这场疫情把我这个教书匠逼成了男主播,迅速提高了互联网信息化应用水平。”

高三6班学生郭佳彦认为,“互联网+教育”模式让他受益匪浅,“以前上课前,我们没有太多途径去即时储备当堂课的预习知识,现在通过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快速获得北京四中等全国名校正规专业的课程音视频、动画等优质资源,我们可以随时调用,方便系统预习和补全知识点。”

海原县以“互联网+教育”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助推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结合海原县实际,确立了教育信息化建设“3个优先发展、5项目标任务,20项建设内容”的发展目标,制定了《海原县推进“互联网+教育”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2年)》,明确了未来几年全县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建设内容、具体措施、年度推进计划,形成全员参与、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按照县城学校“千兆进校园、进班级”,乡镇中学、中心学校“五百兆进校园、进班级”,完全小学“三百兆进校园、进班级”、教学点“二百兆进校园、进班级”标准,海原对全县学校进行了网络提速改造,全力提升学校网络基础环境,实现城乡教育数字资源全覆盖。累计投入资金9348万元,配备教师计算机4136台,触控一体机2041套。建设在线课堂教室185套,智慧教室39个,云计算机教室8个。全县基本实现教师备课计算机、所有教室触控一体机和乡镇中心校以上学校智慧教室“三个全覆盖”。

各学校充分利用智慧教室和网络资源,开展“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探索用技术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全县2920名教师能够熟练利用教学助手互动式教学。全县教师登录注册17439人次,网上晒课24650节,242节获得县级优课、86节获得市级优课,35人获得自治区信息技术应用名师称号。发挥名师效应,带动广大教师投身课堂实践和教学研究,全县建成区级网络名师工作室6个、县级网络名师工作室9个。

“互联网+教育”示范县创建以来,海原县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和师生信息化素养得到显著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局面正在形成,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质量差距明显缩小。尤其是此次疫情防控期间,充分保障了空中课堂和在线互动直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力促进了教育高质量发展。

精准施策建立全覆盖资助体系

4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海原县海城镇堡子村下庙沟海原三中贫困学生勉玉虎家时,他正在用手机上网课。他家院子坑洼不平,其父勉晓龙驾驶农用三轮车运土方进行铺垫。

勉家的房屋成色较新,勉晓龙说,这是享受政府危房改造政策新盖起来的,但室内陈设比较简陋。多年前勉玉虎父母离婚后,母亲再未谋面,父亲常年远赴新疆打工,他和爷爷一起生活。爷爷去世后,父亲也因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无法干重活,家里没了经济收入。

今年学校组织上网课前摸排学生情况,得知勉玉虎只有爷爷留下的一部老年机,无法听课,便为他买了一部新手机,并办了手机卡开通流量,保障他能正常上网课。近日,班主任李海山又带着米面前去家访。勉晓龙目前能干一些给田地浇水等轻活,加上低保金和临时救助金等措施的帮扶,家庭情况慢慢好转。

海原县教育扶贫紧盯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实现了义务教育辍学学生“清零”目标,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教育系统先后组织开展了“千名教师进万家大家访、送政策、抓控辍”活动,向群众送政策、讲形势、送温暖、鼓志气,共计发放宣传袋3万份,“口袋书”9万册。全县各学校依托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实行“控辍保学”动态监测管理,及时注册在校生学籍,核清标注学生去向,做好学籍变动手续,确保在校学生人籍一致,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截至目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实现了零辍学。

树台乡大嘴村42岁的王秀花独自在家带孙子马一阳,复工复产后,其丈夫、儿子儿媳全都到外省打工。树台乡中心幼儿园园长白莉介绍,由于没

[1] [2] 下一页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郑州发布“小目标”,2020年~2022年拟投资60亿,建设20所高中阶段学校
钟祥:胡集高中1200余名学生共享体育艺术文化盛宴
云梦县黄香高中高三考前赋能专题报告会
最新图文
教育扶贫催开花万朵
南航助力青海玉树高三藏族学生返乡备战高考
玉树灾区学校高三年级复课仪式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