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6月3日,即将迎战高考的襄阳五中学生将老师高高托起。(视界网刘虎摄)
图为:襄阳五中“状元桥”上,今年全省理科状元刘世豪(左二)、文科状元陈凤竹(左三)和班主任合影。(视界网王虎摄)
图为:襄阳四中学生们眼中的“李婆婆”——李先军老师。(视界网刘建功摄)
图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状元之城”是读出来的。(视界网杨韬摄)
湖北日报讯记者邓洪涛夏永辉通讯员陈建波丁治东刘建功
“襄阳的特产是大头菜和高考状元!”今年高考成绩公布后,网络上炸开了锅。
网友的戏言倒也贴切。今年,湖北高考文理科状元再次双双花落襄阳五中。至此,近5年全省出了10名文理科状元,襄阳占了7名。我省唯一,全国罕见。
今年,襄阳过一类本科重点线人数达6391人,上线率23.36%,稳居全省首位。文科600分以上33人,占全省的22.6%,理科665分以上55人,占全省的20.22%。
无数人好奇:襄阳,为什么这么牛?
群雄逐鹿
6月23日,高考发榜。24日,李涛就走上了演讲台。
李涛是襄阳四中青年教师。今年憾失省理科状元的四中攒足了劲,公开竞聘2016届高三年级组主任。李涛是2015届高三年级组副组长,很多年长的教师鼓励他试一试。当天,经过现场投票,李涛得票数居首。
“高三年级组主任没有级别,每月1700元津贴,但作为教学一线冲锋队队长,压力很大。参加竞聘,更多是为荣誉而战。”李涛说。
李涛所说的“为荣誉而战”,直指襄阳四中、五中pK的双雄格局。
记者慕名走访这两所名校,感受到你追我赶的浓郁氛围。
在襄阳五中校园,悬挂着“热烈祝贺我校学生刘世豪、陈凤竹获2015年高考全省理科、文科状元”的横幅。
该校2015届高三年级组组长、理科状元刘世豪的班主任崔志阳告诉记者:6月22日,他彻夜未眠,从客厅走到寝室,再从寝室走到客厅。23日凌晨1点开始守在电脑前不停刷屏幕,3时许,得知文理科状元都在襄阳五中时,他跳了起来!3年来和学生共同打拼的点滴,瞬间化为热泪。
而在襄阳四中,“热烈祝贺吴慧怡同学以698分勇夺2015年湖北省高考理科第二名”的横幅也格外耀眼——吴慧怡只比刘世豪低1分。去年,全省理科状元是该校的龚晓曦同学。
李先军,该校2015届高三年级组组长。他在6月23日的博客中写道:“1点多开始查分,2点多得知状元消息时,心里十分难受……天不佑我,我仍感激!”而直到接受采访时,高三(14)班班主任范娜还在遗憾:“胡文杰平时考试从来没低过700分,怎么这次才考了685分?想不通,想不通。”
“四中、五中都是国内一流高中,不同点很多,共同点是教学质量一流。谁也不服输,水涨船高,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今年4月才卸任的市教育局原局长李菲说。
数据为证:今年,四中、五中参加高考人数都是2300人左右,上一本重点线都超过了60%。
就在这两所高中比拼之时,另一所学校——襄阳三中也在悄悄崛起。该校今年上一本重点线926人,上线率超过了46%。
县级高中也不甘落后。今年,老河口一中过一本重点线99人,上线比例破天荒地达到9.3%;就连最边远的保康一中,今年过一本重点线人数也达到了52人,上线率为6.9%。
“以前,我们只盯襄阳四中、五中的高分学生,现在不得不全市扫描。”清华大学湖北招生组张林鍹说。
“婆妈”名师
李先军是位个性名师,讲课激情四射,四中的学生却送了他一个昵称——“李婆婆”。
这个46岁的男人,“婆”到什么程度?
6月1日,反复叮嘱考生之后,他又在自己的博客里写下《告襄阳四中2015届全体师生和家长书》。从时间安排、考点、车辆、行进路线,到带队老师、伙食、备考……一一提醒,时间精确到了分钟,字里行间都是对学生的爱。
这封长达13页的告知书,赢得了5217次的点击量,也就是说,今年该校2300多名学生及家长很可能每人都阅读了。
无独有偶,三中有个“班妈”——彭红伟。
彭红伟和老公都是三中老师。彭红伟还是高三(25)班班主任,儿子邹一辰在她班上读书。10多年来,他们几乎没有时间做饭、带孩子,只能让儿子邹一辰自己看书、到食堂吃饭。
班上有一位农村来的学生,家境不太好,家人也没精力照顾,高考前夕,彭红伟感觉他情绪不高,专门为其买了2套衣服,让18岁的邹一辰顿生“醋意”。今年3月的一次班会,彭红伟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没料到,一向话不多的儿子说:“我是一个从小就被关在家里长大的孩子,我的妈妈是‘班妈’……”
襄阳岂止有“婆婆”、“班妈”?五中高三年级班主任纪宏涛,被学生称为“涛哥”;四中青年教师颜婷婷,被学生称为“婷姐”……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襄阳市教育局局长、四中校长程敬荣说,正是有一支可爱可敬、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才让襄阳教育不断攀高。
校长之歌
校长,是襄阳教育的另一组密码。
程敬荣,陕西师范大学毕业,数学教育硕士,在三尺讲台站了30多年之后,于2008年担任襄阳四中校长。今年4月兼任市教育局局长。
曹荣葆,原襄阳师专毕业后走上讲台,曾任襄阳县一中校长多年,2011年任襄阳五中校长。
段银桥,华中师范大学毕业,一直在襄阳三中当教师,2012年在学校爬坡过坎之际担任校长。
这3位校长,都是襄阳知名的教育家。他们科班出身,从教师岗位上一步步走上来,懂教师的喜怒哀乐,知学生的成长规律。
1991年,曹荣葆主持原襄阳县一中工作时,该校上省线学生只有28人,两年后就跃升到88人,1995年已上升到277人。2008年,程敬荣主政襄阳四中后,上一本重点线人数7年时间从500多人增长到1700多人。2012年5月,在襄阳三中教了30年书的段银桥接过了校长的担子,3年后,上一本重点线人数翻番。
有什么样的校长,一定有什么的学校。师生们给这三位校长送了雅号:“程转转”、“曹站站”、“段晃晃”。
每天早上6点,他们准时出现在学校大门口,迎接学生的到来。晚上学生休息了,才离开学校,风雨无阻。他们的心,始终与教师、学生一起跳动。
坚持教育家办学,努力去行政化;在教学中比高低,而不是在职务上比大小。这在襄阳已蔚然成风。
除校长以外,每个人都要上讲台。王立合,52岁,襄阳四中副校长,兼任高三年级的语文老师;汪文超,襄阳五中副校长,坚持带物理课;五中办公室主任杨立军,还兼任着班主任,坚持带学生的英语课。
王立合说,我首先是个老师,其次才是副校长。
四中青年教师范娜说,校长上讲台,对青年教师也是个激励,大家都在明比暗赛。
坚实塔基
襄阳市襄城区贾洲小学三年级学生薛婧怡很是乖巧,虽然父母常年在外面打工。
6月1日,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王君正来学校与同学们共度儿童节时,她说,想要一套《十万个为什么》。王君正当即承诺一定满足她的心愿,并表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更实的举措和更大的财力办好教育。
很快,薛婧怡收到了王君正买来的《十万个为什么》。市里相关部门还在学校建立了电话屋,孩子们随时随地可以与在他乡打工的爸爸、妈妈视频通话。
在襄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是主政者尤为看重的民生工程。
2013年,该市启动并迅速推进了三年行动计划:普及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完善贫困生救助体系。襄城区欧庙镇中学原来一下雨就变成烂泥塘的操场铺上了塑胶,谷城县赵湾乡中心学校被改造成有食堂、自来水、洗浴室、厕所的寄宿制学校……
三年间,市、县两级投入义务教育经费突破了20亿元。学前教育入园率由2012年的53%升至现在的67%。襄阳所辖县(市)区全部通过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初中学生入学率达99.74%,3年巩固率达98%。
也是在这三年,襄阳“状元”频出。这,或许不是巧合。
襄阳五中校长曹荣葆说,四中、五中均是面向本市招生,最感谢的还是襄阳459所小学、197所初中辛勤耕耘的园丁,为高中提供着优质的“原材料”。
“如果把高考比作一个金字塔,正是均衡、扎实的基础教育,为高中‘金字塔’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优秀学生。”作为市教育局局长,程敬荣一语中的。
大潮之下
襄阳高新区邓城大道66号,襄阳五中所在地。
邓城大道是襄阳最主要的商业街之一,商铺、工厂林立,用车水马龙来形容一点不过。
每天,崔志阳老师穿着朴素的服装,骑着旧自行车,穿过这条繁华长街,在家与学校之间奔走。谁也看不出,他的学生是新科理科状元。
崔志阳夫妇俩年薪加起来不到20万元,虽然比当地公务员工资高出不少,但和武汉、沿海城市私立学校相比,薪水差了不少。
人怕出名,猪怕壮。随着襄阳四中、五中的声名鹊起,与周边地市家长及学生一起涌来的,还有温州、深圳等地的私立学校的“说客”,他们是来学校高薪挖人的。
无论是程敬荣还是曹荣葆,都为此头疼。留不住优秀教师,“状元”就没有了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