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2-01-24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历史底蕴,体现了中华民族理想的价值诉求,回应了中华民族“如何能在一起”的时代追问。基于相同的思想认知、相通的价值观念,在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我们尤其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共同体意识。
协同协作、协和万邦,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坚实基础。中国本身就是一种文明的存在,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就是民族共同体意识超然客公众号不断积淀逐渐生成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协同意识、协作观念发挥了巨大作用。在遥远的五帝时代,中国人就已经提出了明确的“协和万邦观念,《尚书·尧典》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协和,意味着协同与公平公正,意味着人民和睦相处,各邦国友好往来。亲九族、和万邦,不仅要把家族、宗族治理好,还要把国家治理好,使各邦团结起来。在各民族长期的交流交往和融合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心理,例如恤孤、济困、扶危等等。
尊王攘夷、崇尚一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紧密团结,是因为有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向心力来自共同遵循的“道”,“道”就是王道,就是尊王攘夷;凝聚力来自内心的“统”,这个“统”就是正统,就是崇尚一统。从孔子作《春秋》开始,“大一统”的观念就日渐深入人心。“大一统”的表述最早见于《公羊传·隐公元年》,其中解释《春秋》所言“王正月”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徐彦疏曰:“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所谓“大一统”就是以一统为大;其中的“大”是重视、尊重。“大一统”就是“尊王”,就是尊王道、抑霸道,就是天下诸侯皆统系于王。“大一统”不是强调所统辖疆域的辽阔,而是指国家政治、经济制度与思想文化上的集中。尊王攘夷,崇尚一统,这是孔子和早期儒家的政治理想,也是民族共同体所必须的思想前提。
家国同构、大顺大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想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哲学可视为“回家”的哲学。中国有“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之类的观念,中国文化重视家庭,以家为本位,主张由孝悌出发培养爱和敬。儒学注重家风建设,把孝悌看成做人的基础,视之为“为人之本”。孔子极重亲亲之爱、尊长之敬,说“立爱自亲始”,立敬自长始。儒学关注天下国家,既然把孝与悌看成“人之本”,因而把爱与敬看成“政之本”。儒家把家庭伦理与社会政治伦理打通,把父母对于子女的情感社会化,即进行社会化应用与理解,这就产生了家国一体观念。《大学》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齐而后国治”,这就是身修、家齐与国治的内在关联。可见,好家风的底色是道德,受社会认可的家风一定基于正确的价值追求和高尚的行为方式,与社会国家的需要相适应、相协调。家与国的关系,说到底就是小我与大我的关系。一个人心中有爱有散,懂得爱故,才能把这种爱敬推而广之;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强大的精神纽带,造就和睦与和谐的社会。
(摘编自杨朝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孔子季刊》第46期)
材料二:
对于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需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在继往开来的时序向度中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生命体系尤为重要。
在近代抗击民族侵略和谋求民族独立解放的过程中,一方面,西方在殖民侵略中表现出的现代性优势使中国人陷入文化自卑,把民族的衰落归咎于传统文化的积弊,从而兴起了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浪潮,试图以“传统”和“现代”的价值决裂而实现民族图强和价值重构;另一方面,在抵抗侵略中所唤醒的民族主义意识使得中国人对于西方文化抱有足够的警惕,中华民族对现代文化的向往和对民族屈辱的憎恶同样强烈,但山河破碎带来的文化自卑令中国人难以正确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文化关联,因而不能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觉醒。毛泽东曾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马克思主义能实现中国化,很重要一个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文化精神契合了中国人集体本位的价值取向,促使中华民族找到了连接中华民族传统到现代的文化通路。
在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的时序向度中,我们要把握好三点:首先,建立科学的“传统——现代”思维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面向现在和未来的文化基因,要克服“传统——现代”文化理解的两极对立思维,切不可把传统和现代在文化上割裂开来。其次,建立“传统——现代”价值评判标准。改变过去把“传统等同于落后”“现代等同于先进”的评价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性构建,清醒认识西方现代性日益暴露的劣势并加以规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现代文明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量。最后,建立“传统——现代”的文化话语。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增强,我们需要自觉建立起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匹配的话语休系。兼收并蓄利用人类现代文明成果,把中华民族共同体“传统——现代”的历时性文化构建和与世界各民族共时性的文化互鉴有机结合起来。
(摘编自张九童、邹广文《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向度》,《光明日报》2021年07月14日)
1.下列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各族相同的思想认知、相通的价值观念下形成,体现中华民族理想的价值诉求
b.中华民族共同体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尚书》春秋》等著作中已经有了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和观念。
C.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是不断积累并逐渐生成的,构建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生命体系应关注时序向度
D.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需要打通传统与现代,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多方融合人类文明成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提出的“大一统”观念正逐渐深入人心,它类似于今天的“大统一”,就是要实现疆域的完整。
b.儒家的“修齐治平”理论宣扬了一种家国一体观念,以家为本位,推“家”及国,从而实现家国同构。
C.晚清民国以来国人面对列强的入侵,向往现代,否定传统,没有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
D.由于中华民族找到了连接传统到现代的文化通路和价值取向,因而才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没有蕴含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项是(3分)
A.夫和戎狄,国之福也。——《左传·襄公十一年》
b.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孟子见梁襄王》
C.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D.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分)
5.习近平总书记说:“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运用材料一中的观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9题。
底片上的泰山
闫语
当一座山,从我的视野向云里消失,而云影又在我的视野之外,在山的视野之外,一个熟悉的名字就出现了—泰山。这是一张你在日观峰上拍摄的照片,你把它邮寄给我,你说,这是你觉得最满意的一张照片,照片上是我一直想要去的泰山。
对于我来说,泰山是一座神奇的山,一座吃立在照片上的山,一座存活在文字里的山,一座反复出现在你书信里的山,一座无比熟悉却又无比陌生的山,一座我想要抚摸的山。
你说,山,就是人的经历,人的证明。泰山静静地屹立在这里,为了让人类的经历也复杂一点,让人看清自己,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去体会一个含辛茹苦的过程。然后,在某一个清晨或是黄昏,当泰山真的出现在眼前时,它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岱宗,而是你可以促膝谈心的朋友了。
你说,泰山是仁爱的。你说,泰山是禅意的。你说,一个人与山水的缘分,就是一种会意。山水的清新,行走的锻炼,唤醒我们去思考生命呈现的那一瞬间,一座山,一片水,加上一个“我”,才有了此时此刻这样的一个自己。
你说。我听。
杜甫是真的看见了泰山的,他一个人看,由远及近去看,从山脚下爬到半山腰去看。看到了泰山山脉的绵延辽阔,他说,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看到了泰山的雄峻磅磷,他说,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时,他仔细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他说,荡胸生曾云,决毗入归鸟。他想象自己将来登到山顶所能见到的景象时,他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看到了泰山的神奇秀丽,也看到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崇高理想。就在那一刻,他看懂了泰山,也看懂了自己。所以,泰山依旧是泰山,而他已然开始走向伟大。
李白也是看见了泰山的,他看到的是一个神话传说的泰山,是一个可以在诗中幻化出亦真亦幻仙境的泰山。他登上了泰山,看到了泰山更广阔、更深邃、更完美的神妙之处,也让我们看到了他的人生理想和人超然客公众号格向往。也许是泰山感受到了李白多年来的踌躇满志,于是在四月登泰山之后的那个秋天,他突然奉诏入京,有了可以一展抱负的机会。所以,泰山不只是泰山,它可以是神话,也可以是现实。
“而泰山模糊得如同我第一位友人的灵魂”,这是美国诗人庞德《比萨诗章》里的诗句。读到它,我想到了很久以前的一位朋友,他是个在火车道边长大的孩子。他说,他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坐火车旅行的,只是觉得自己是被远方抛弃的人,所以一直想追上去看看,可是一到了目的地,却又发现,故乡已经成为了另一个远方。他说,有一年夏天,他乘坐的火车路过泰安,看见了泰山的头和肩膀,不免骤然一惊,后来连上半身和下半身也看见了,整个车厢里的人似乎都在一瞬间变得肃穆起来,他觉得那是对大自然的敬畏,神一般的敬畏。可火车只是叹了一口气就驶过了泰山,泰安站也重新成为了一个遥远的地点,而泰山依然是杜甫的泰山,依然是李白的泰山,以至于后来有十几次机会路过泰山脚下,他都因为泰山太深臭,太空灵,而不敢去打扰它天启般的沉思
想到这些的时候,忽然发觉我已经记不起他的样貌了,但是却可以清晰记得他向我描述过的泰山,比如杜甫的《望岳》,比如李白的《游泰山》。是的,泰山就是这样的一种存在它可以是人们出发的借口,也可以是人们归来的理由。它可以被深埋在记忆中,任凭时间的敲打,也可以漫游在时间之外,随便人们写写画画,哪怕黎明的光线早已被夜晚涂改过。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孔子说的“仁者乐山”的“山”,指的就是泰山。我把这个想法和别人说起时,大多数人都是一笑了之,偶尔有几个朋友照顾至我的情绪,会默默地看着我点头,却不多说一个字。后来,有幸读到诗人车前子很多年前的一篇散文,里面也有和我一样的想法,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说,泰山在他见过的山中,肃穆庄严,天性一副仁相,用人的脸相来形容它,不是尖嘴猴腮,不是瓜子脸,不是鹅蛋脸,像是国字脸。他说,澳大利亚最有影响的现代派画家伊安·费尔韦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