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地,豫北平原,有一片古老而深沉的土地,她起于黄河,名于黄河,古为黄河的重要渡口,是商贾往来货物集散之地,古称灵昌津,今为延津县。
津,渡口之意,延津就是延绵的渡口之意。而黄河在延津已经绝流近600多年,“延津”早已名不符实。遍阅县志古籍,黄河流经延津时,绝口、泛滥不断;改道后,黄河给延津留下的除了盐碱和黄沙,还有一群为改变自然环境,不停与天抗争的人们。
观故道而叹逝水查史书而溯渊源
明成化十五年(公元1480年),黄河离延南徙,故道把黄河的画卷展现在这里。经数百年风雕雨塑,沧桑演变,物种繁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出现另一种景观:主河槽细流如带,水清见底,鱼类成群,翔游其中;沼泽洼地,杂草丛生,芦苇荡漾,鸟虫聚集,栖息繁衍,生灵和谐;黄泛区,黄沙漫漫,丘岗连连,旷野荒凉;高滩区,乔木灌木,种类繁多,兴盛茂密,多种野兽出没在这里,整个黄河故道,成了一个动植物的自然王国,又是一个生态良好、资源丰富的宝地。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条大河,也是举世闻名的万里巨川。几千年来,她源远流长的丰富水源,滋润了中华民族的生息与繁衍,而她的桀骜不驯,频繁的泛滥改道,又给沿河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历史上黄河在延津流经2200多年。昔景已逝,遗迹犹存,黄河之事民间流传,延津的先人们在治理与利用黄河的斗争中,筑堤建桥,辟渠淤田,兴利避害,流血流汗,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留下了无数可泣可歌的壮举和动人的事迹。
黄河何时始流于延津,确切时间已无可考,但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前)黄河就流经延津,却有据可查。据《史记》载:“吕尚(吕为西周太师辅佐王灭商,习称姜太公)困于棘津”《辞海》中有“其在延津西北的亦名灵昌津其东又有棘津,亦名石济津或南津”。《水经注》有“河水之东经东燕县故城北(当时胙城为东燕县,址在今王楼镇大城村)河水于是有棘津之名,亦谓济津。”唐朝大诗人李白的《梁父吟》中有“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垂钓来渭滨。”屠叟即吕尚,他是在辞棘津以后被周文王重用的,可见商灭以前黄河就流经延津。
黄河之上的要津古渡
由于黄河含泥沙量大,来到平原后水势变缓,泥沙沉积,河床高抬,成为地上悬河。这就形成了黄河像一条桀骜不驯的长龙,横冲直撞,摇摆不定,改道就成为黄河流势的一大特点。据载“定王五年黄河南移磷砾。胙城之河断流。”这次发生在(公元前602年)延津境内的改道,古人称之为第一次大改道,这次改道也是黄河从延津南徙的开始,到公元前525年(鲁昭公十七年)黄河虽有改道但仍流经延津,“晋萄吴,帅师伐郑,由棘津渡”就是证明。
秦、汉和三国时期,延津成为黄河的一个重要渡口。封建诸侯,为争夺天下,不断在这里展开争战。魏文侯三十二年(公元前413年)魏国与郑国为争夺地盘发生战争。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1年),大将卢绾、刘贾率军渡河辅佐汉将彭越与楚军交战,大破楚军。三国时期,曹操战胜袁绍的白马之战也在此地。由此可见,历史上延津境内战事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疲于逃亡,对黄河的情况记载很少,只有在黄河泛滥,危及封建统治的利益时,在战争记载中才能看到黄河之一斑。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于是东郡大量征用兵丁堵塞决口,这是在延津境内最早堵口抗洪的仅有记载。到景帝时由于社会较为稳定,人民就开始在黄河上修建通渠水口,以及疏导浚流和农事之灌。
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延津段已开始修建桥梁。“武定元年(公元542年),石济津河溢,桥坏。”《黄河水利史述要》说:“河溢的地点在今延津县北距白马不远。”这是黄河桥梁史上的最早记载,可见这时黄河已由单纯的摆渡通行变为桥梁、渡船两种方式通行,表明这一时期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也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和发挥创造力的结晶。
隋唐五代时期,黄河下游的河道大致和魏晋南北朝一样,此时黄河依然流经延津。争霸天下者把她作为战争的工具,不顾人民的死活决河对敌。“天佑十五年(公元918年)二月梁将谢颜章率众数万来犯,刘杨筑垒自固,又决河水弥漫数里,以限帝军。”龙德三年(公元923年)“是时唐已下郓州,凝(段凝)乃自酸枣决河东注郓州以隔绝唐军,号护驾水。”由于诸侯列强为战争而大肆破坏黄河堤防,加之河床不断淤积抬高,河水在境内如同下山猛虎,吞田毁庐,生灵涂炭,同时也危及了封建统治的利益。为了生存发展,不断地修筑堤防也是劳动人民治理黄河创建的一大功绩。
长兴初(公元930年)因河水连年溢堤,滑州节度使张敬询自酸枣至濮州广筑堤防一丈五尺,东西200里,这一时期是在延津境内大修堤防的开始,但由于藩镇割据,对黄河的治理只是只鳞片爪,河患仍十分频繁。
这一期间,由于在延津境内大筑堤防,黄河开始在延津东北滑州大肆决口,并给延津带来极大危害。
北宋时期,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五月,河大决滑州、韩村,是夏及秋酸枣等邑河水害民田。《卫辉府志》:“宋太平兴国八年,河决滑州韩村”(延津、胙城、韩村当时归滑州)。
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河溢卫州,自王供埽至汲、怀州等处,胙于是时宜无河,县(胙城县)圮于河。这次河决使黄河开始由北向西南移动,使黄河在延津境内又一次大改道。
在与黄河的斗争中,人民群众对治理与利用黄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王安石根据民意报请皇帝批准令“淤田司引河水淤酸枣、阳武县田,役民夫四、五万人。”这是延津境内引黄淤田变害为利的开始。
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河决原武王村,流分三支。南面一支在延津西分流,经太行堤南约二十余里,这是黄河在延津境内第三次改道。
大定二十六年(公元1186年)十二月,卫州胙城县河水泛溢,民受其害。这两次河患造成的灾害无从统计,但从当时府邑官员加强管理,调动大量人力物力修堤筑岸可知灾害之重。大定二十七年(公元1187年)二月,组织四府、十六州、四十四县(包括延津县)之行政官吏代管河防事宜。同时,卫州河平节度使奥敦公修石岸以护堤岸,据史书载:“石岸一般为三层,通高三丈,全由石块砌成。”地点在今延津县榆林乡沙门西冯堤、魏堤附近至今此处仍多石,其石也多为经修整后的方条石。
由于延津境内及下游大修堤防,黄河决口便由延津及下游卫州、滑州等地改为上游阳武等地。
遇千灾而不徙历万劫而不泯
明代以前的黄河,河道紊乱,河患频繁,尤其是元代决溢地点多集中在开封上下。元朝廷为了防止黄河北决冲没运河,多次在北岸修筑大堤,尽量使河水南流,接济徐、淮之间的运河。元朝末年贾鲁治河后(公元1351年)延津境内无河。明初,黄河多次在延津西南一带决口。在北部筑堤防患势在必行,这就为黄河南徙创造了条件。
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七月河决,其流分为两股,一股从新乡八柳村由故道东经延津、封邱入沙湾;一股从荣泽漫流于原武等地。“”这次河决使黄河复经延津。
时隔十四年后,至天顺癸未年间(公元1463年),黄河从延津南移五十里到余家店,河移之后境内土地尽呈沙碱、四野多为不毛之地。这次河徙后,黄河在延津境内又一次绝流,而且时间长达十五年。到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河决延津奡村泛七十余里,这次河决使黄河最后一次流经延津,且时间较短。到第二年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黄河再次徙迁于县南,从此结束了黄河流经延津的历史。
黄河南徙后,故道由西南而东北贯穿全境,古河槽地势低洼,由于雨水冲刷、自然排水和人工治理成为今日上游的大沙河和下游的柳青河。河槽西边是黄河水携带黄土高原的泥土在这里长年淤积而成的高滩区,河槽以东是古黄河泛滥区。这里遗沙铺地,由于风力搬运,沙丘、沙垅连绵不断,天长日久形成岗坡洼相间的地貌和沙碱相伴的地质条件。由此这里形成“黄沙裸露地不毛,洼地棵草多虫鸟,河槽积水湿地广,茫茫故道人罕到””的荒凉景象。
从禹(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治河起,到明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止,在三十多个世纪中,黄河除短暂的绝流和改道外绝大部分时间流经延津。即从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第一次河徙算起黄河流经延津已有2200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发生在延津境内的河决、河溢达25次之多。
1942年夏至1943年春,粮田绝收,旱蝗两灾袭击河南省内110座县城,茫茫中原,赤地千里,饿殍遍野。据史书载,千万饥民饿死300万。地处豫北的延津是1942年大饥荒重灾区之一。
流动的沙丘、盐碱、涝洼是黄河故道的地理特征,人民在灾荒饥饿中苦撑。黄河故道就是一个故道人的身躯,在这个躯体里隐藏着多少无奈、多少沉重,又有多少梦想。生死关头,生命的希望滋生,掀起了震撼寰宇的绿色革命。黄河的风格渗透在延津人的血液里,这里民风质朴,性格强悍。黄河故道像一位巨人在风沙、贫困中毅然站立起来,向世人展现他的顽强、勇敢和壮美。
在与黄河的斗争中,质朴的延津人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遇千灾而不徙,历万劫而不泯”,辛勤耕耘,繁衍生息,勇敢的面对着各种灾害。在他们手中,昔日的黄河故道,现已成为麦海绿洲。
文章来源于:http://gaogzhong.ljyz.com.cn 高三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