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这23位藏族青年和他们的家庭实现脱贫。江苏第八批援藏干部将援藏扶贫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援藏干部直接联系建档立卡贫困户233户,走访慰问1426次,帮助就业156人。通过发展产业、促进就业等措施,经过3年不懈努力,实现拉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12314人如期脱贫,全市提前实现整体脱贫。
“互联网+”带来援藏新模式
从第一批干部援藏至今,不变的是靠精神、靠苦干。新时代,精神动力依旧强大,新元素也逐渐融入援藏新图景。
在拉萨墨竹工卡县人民医院,记者遇到藏族同胞次仁卓嘎来院输液。在门诊大厅,她在智能终端上自助挂号、手机付款一气呵成。负责全院信息化工作的副院长曹骏说,汉藏双语的“诊间支付”终端使用率已超过40%。
曹骏介绍,未来医院所有系统都将联网,“不仅规范医疗行为,而且病历可实现自动扫描传输,内地医院可帮助定期进行病历抽检、门诊用药点评,每月进行1-2次疑难病例的常规教学……可以说,通过互联网改变原有的援藏模式,有望改变一茬一茬接不上的问题。”曹骏说。
此前,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云平台服务,墨竹工卡县人民医院与南京各三甲医院对接建立了远程帮扶和各种诊断中心,已完成41例疑难病例的诊治,患者不出县就能享受到高水平医疗服务。记者还看到了刚投入使用的“高原E院”——集成彩超、X光、血常规等设备的大客车既能完成常规检查,还能与医院联网诊治,十分契合地广人稀的高原环境。
“互联网+,带来了以前我们不敢想象的变化。”南京援藏干部、拉萨市副市长、墨竹工卡县委常务副书记汪东明感慨道。
墨竹工卡县人民医院院长黄丹说,相比援建硬件,高原更缺人才。第八批援藏干部到来后,不仅帮助医院硬件上实现了大提升,而且着重加大了医护人员培训、急诊能力提升、信息化建设,医院软件水平也大大提升,当地群众更加乐意选择在县医院看病了。
弦歌不辍,一批接着一批干
再过半个月,陈实就要回到3000多公里外的苏州。戴着牛仔帽遮阳却依然晒得黝黑的他,顶着烈日站在臭气逼人的牦牛栏外,与记者算着未来几年县里农牧民的增收帐。虽然示范园区还只建成了一部分,但他相信一批接着一批干,后来者能继续把这个项目建好,带动周边群众稳定脱贫。
扎叶巴村的全域旅游图景已徐徐展开,即将回镇江的蒋云峰希望,能把发展的思路留下来,让当地群众渐渐接受新的旅游产业发展理念,未来真正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源。前述的藏鸡项目,在江苏第七批干部援藏期间引进,在第八批干部援藏期间运营。作为第八批援藏干部,朱峰也说这是“一批接着一批干”。
6天采访中,记者经常听到“一批接着一批干”。采访途中,记者曾到访自治区文保单位林周农场旧址,这里也是该县党性教育基地。1966年起,这里就驻有西藏军区生产建设师的指战员。后来,支边青年也曾在此战天斗地,为改变边疆面貌流血流汗。
站在与藏地建筑风格有明显区别的大礼堂里,透过拼成五角星的窗棂望出去,仿佛能听到穿越时空的激昂合唱声和口号声。
其时物质匮乏,改变边疆的硬件最好不过是陈列在院中斑驳的“东方红-25”履带式拖拉机,但被如今援藏干部仍然时时提及的“老西藏精神”,却并不过时。所以,记者在许多地方,都能听到“一批接着一批干”。
奋斗有我,精神之火相传
从西藏和平解放到现在,数十年间内地赴藏支援者弦歌不辍。林周县林场旧址宣传栏里,留下了从1994年起,江苏各批援藏干部的合影。他们带上高原来的,仍有不变的一腔热血。
在拉萨江苏中学食堂前,记者巧遇刚下课的高中语文组组长、徐州援藏教师孙志刚。“满手粉笔灰,就不握手了。”孙老师咳嗽着说,这里咳嗽难好,“高原常见病,半年半年地咳。”从2014年8月至今,这是他援藏第五个年头。5年间只在颈椎病躺着实在起不来床时,才回徐州休养过。
援藏教师其实1年就可以走。孙志刚记得,学校领导殷切期盼他能多留两年,带完完整一届。没想到,这一留就是5年。孙志刚说,凌晨1点赶来感谢他帮助孩子考上重庆大学的学生家长,和高三毕业晚会上一起跳锅庄狂欢的师生,是触动他留下来的另外两个细节。
“既然来援藏了,就在西藏留下点什么。”孙志刚说,除了留下江苏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有教学理念、方式方法,在授之以鱼、授之以渔外,还要“授之以欲”。“前两个好理解,第三个是要通过教学培养的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心,激发他们走出去看看外面。”孙志刚去年带的学生,有的去了中科大、厦门大学等名牌高校。“我希望通过努力,让人感到西藏不仅有牦牛,也有千里马。”
“三年来,奉献高原终不悔,此心安处是故乡。”汪东明说,南京第八批干部援藏期间,正是墨竹工卡县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经过奋战,去年全县已经实现了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来时的10.88%降至0.01%,1644户7387人实现脱贫,“我们参与其中,深感荣幸”。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陈月飞/文摄影
文章来源于:http://gaogzhong.ljyz.com.cn 高三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