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彭州市在对阿坝州黑水县的教育对口帮扶上,坚持“受扶地所需、帮扶地所能”原则,遵循“以智力支援为重点,促进黑水教育内涵提升,助推黑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保持对口支援机制不变、结对关系不改、资金标准不降、人员派遣不断、帮扶措施不减、监管力度不松,近期再次选派18名骨干教师赴黑水开展新一轮对口支教工作。
重返支教岗位只为一句承诺
“这是我在黑水县支教的第4个年头,看到学生一天天进步,真的舍不得离开这群朴实的孩子们。”彭州市桂花学校的刘应涛老师说。
在黑水县扎窝乡中心校,刘应涛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他一手抓课堂纪律,一手抓学习习惯培养,和孩子们立规矩、讲要求,“约法三章”,并利用中午和下午休息时间辅导学生,和他们谈心交朋友。同时,他还为孩子们募集衣物和学习用品,从生活上关心每个孩子,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让他们树立信心努力学习。经过一年的努力,在学年末的检测中,该班语文成绩平均分从二十分左右提高到了六十八分。
支教第二年,刘应涛调到芦花完全小学,担任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经过他的努力,所教班级语文平均分比上年提高了近十分,他辛勤的工作也得到了家长和学校的认可。在期末家长会后,学生三朗初的爷爷竖起大拇指说:“刘老师好样的,彭州支教老师好样的!”袁若汐的妈妈说:“刘老师,你们走了不知道以后换哪个老师来教哦。家长们都希望你们彭州两位支教老师留下来把娃娃教到毕业……”
支教期结束,即将离开的时候,学生们依依不舍。不少学生流着泪说:“刘老师留下来,再教我们一年吧,我们一定听您的话……”“既然答应了要回来,就一定要回来!”刘应涛表示。
今年9月,刘应涛再赴黑水,继续奉献着一名基层支教教师的光和热。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根草去
“长大后当一名教师,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彭州市成都石化工业学校支教老师高崇彬从小立下的志愿。四年前,高崇彬来到黑水县中学支教,并担任高三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
四年支教路,一生黑水情。高崇彬克服高海拔地区工作的实际困难,从扶“志”扶“智”开始,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以自己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以及身边众多孩子的成长经历为实例,为孩子倾注自己的心血。四年来,高崇彬以精湛的教学技艺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赢得了学生的喜爱。
四年来,高崇彬全身心地为黑水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他为书法社团的同学免费赠送字帖和练习本100余套;他联系四川省红十字基金会、成都运动公会科技有限公司为黑水县中学捐赠了1400余件、价值80多万元的运动服装;他牵线搭桥,联系爱心企业全额资助因病致贫的学生;他认真做好师徒结对工作,把自己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无私地传授给青年教师……
用青春与梦想呵护格桑花开
彭州市实验幼儿园的袁艺,今年刚满24岁,是第一次到黑水来支教。面对黑水县城关幼儿园的孩子们,她在心里暗暗下决心:“用一年时间做一件影响一生的事。”
袁艺到幼儿园后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语言不通,班上除了有很多可爱的“卓玛”“娜姆”以外,还有很多帅气的“扎西”“尼玛”,相同的名字不同的发音着实让袁艺费了很大的功夫。她积极请教当地教师,迅速熟悉了解藏文发音,上课时放慢语速,尽可能用简单的方式讲解问题,多和孩子沟通、游戏。慢慢的,多数孩子能听懂,也会积极地一起做游戏、听故事。班上还出现了一群“小迷妹”,每天都会用清澈的眼睛望着她:“老师你好漂亮呀,老师我好喜欢你呀!”
“短短一个月的相处,我想用我的青春和梦想,去呵护高原上的这群格桑花。”看着孩子们天真灿烂的笑脸,袁艺感觉在这里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她在日记中写到:“也许,孩子们的基础比较薄弱;也许,孩子们的表现没有想象中那么理想。但是,当他们向你投来热切的求知目光时,你就会知道,这就是你支教的意义。”(张倩)
彭州骨干教师在黑水开展新一轮对口支教工作。彭州市宣传部供图
文章来源于:http://gaogzhong.ljyz.com.cn 高三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