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2-11-06
陈欣欣,已被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
“3年前,也许你不是我的第一选择,但3年后,你却成了我最正确的选择!”这不是情侣之间的表白,而是台山市华侨中学一群高三毕业生对母校的心声流露。
台山市华侨中学,一个有着110余年悠久历史而又充满活力的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年年高考奏凯歌,岁岁教育创辉煌。近十余年来,台山侨中稳步提高,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2020年,台山侨中高考本科上线人数974人,其中马潮业同学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录取,成为台山侨中42年来又一个考上北大的学生。
生源并不占优势的台山侨中缘何能年年缔造传奇,成就“低进高出”典范?
“好”成绩
办学成绩创新高
2020年是异常艰难的一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三备考经历了线上教学、高考延迟、异常闷热等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如此,台山侨中高三年级全体师生在上级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克难攻坚,打好新形势下高考备考的主动战,画好一起拼搏的同心圆,终于取得了高考的优秀成绩,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刷新历史记录。
在今年的高考中,台山侨中又创辉煌:本科上线974人,比去年增加52人,刷新历史纪录,其中文科本科上线341人,理科上线345人,体艺双线上本科286人。文化科尖子生成绩突出,优分上线人数与去年相比增幅达26%。其中,马潮业同学已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录取,陈欣欣同学已被上海复旦大学录取,何慧凤同学已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谢晓阳同学已被浙江大学录取。
体艺生成绩全面飘红。首批舞蹈生双线入本率高达100%;体育生双线上本科87人,继续领跑全市,其中杨沛松同学体育类综合总分601分,全省排名第37名;美术双线上本科人数达164人,双线入本率达73.9%,入线人数、上线率均再创新高;音乐生双线上本科19人,双线入本率90.5%,再次擦亮体艺特色品牌。
“好”老师
心系学生勤字当头
如果把高考看作是一场战争,老师就是孩子们冲锋的旗帜。
早上6:30,台山侨中的校园已是书声琅琅,教室内,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学正沉浸在晨读的书香中;夜晚,每一间有学生自习的教室灯火通明,学生们安静地在教室里上着晚自习,很多教室外的走廊上还摆着桌子,老师们借助走廊上的光亮,为站在旁边的学生悉心指导……
在台山侨中,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早晚6:30,除了短暂的吃饭时间,学生们一直在教室里紧张地学习。而晚自习,高三年级更是比其他年级长半小时。而在这段时间内,老师的身影从未缺失。
据了解,该校的班主任团队不管值班与否,每天早读、晚自习,都会有90%以上的人主动回校,个别老师更是特意在学生宿舍里申请1个空房间,午睡、晚睡前都去学生宿舍谈心交流;科任团队的老师,每周5个晚上的自修,至少回校四个晚上,进行备课或辅导学生。
李勇、李壮、仝利、代莉、李旦、林海燕、阮妙思、刘慈玉……一个个名字,都成为“好老师”的代名词。
李勇:勇担当甘奉献
疫情当下,只有防疫工作到位了,才能保障高考备考的正常。为了落实防疫要求,李勇经常加班加点,联系组织班主任认真学习各项防疫措施,耐心学习指导,积极参与开学疫情演练等工作。而从高三准备开学到高考结束,每天对高三师生的信息筛查、重点对象的排查工作,李勇经常需要电联确认信息了解情况等,往往一天四五十个电话。
在疫情初期,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大家都不知该如何处理的时候,为了高三备考需要,李勇开始不断学习摸索各种直播软件,争取为老师们提供最优的方案,努力做好后勤工作,解决大家在线上直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他还组织为学生邮寄资料,让停课不停学更有效果。而为了上好其任教班的线上课程,他不断改进,通过购买设备、换手机等方式,让线上学习效果更优更有效,并将使用的心得通过直播等方式,给老师们。
李壮:尽职责换安心
当全民抗疫转入“僵持阶段”时,时间的指针告诉高三学子已经是2月初了,往年高三都已经正式上课了。在充分估量疫情形势之后,李壮认为,要想学生学业不掉队,不仅仅要做好线上学习工作,更要做好线下监督,只有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才能取得高考的胜利。而要打好这场硬战,家校合作至关重要。
为此,每天早上9点钟前,李壮都将全级学生的早测数据统计出来,反馈给全级科任老师,并将各班的缺考名单反馈给班主任,方便老师反馈给家长,及时跟进监督。高三老师、家长都比较看重成绩,有时候稍有错漏老师都会问他,他从未显露出丝毫不耐烦,而是逐个解释清楚,做好统计。接到“电视课堂”的任务后,他更是主动承担物理的电视录播课,认真备课,课后每天进行线上答疑,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仝利:学生一个都不能落下
不管是优秀生还是学困生,不管是活泼还是内向,仝利老师都做到一视同仁,让每个孩子感受到班主任的关爱,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给每个孩子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她所带的班级中,有位同学长期患有抑郁症,情绪不稳定,需要定期去看心理医生,仝利老师以最大的爱心与耐心,每周都与这位同学聊天,缓解他的精神压力,降低他学习上的焦虑感,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位同学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本科线。
疫情期间,高三学生在家上网课近两个月时间,如何保证网课期间的效果对高考至关重要。仝利老师每周通过腾讯课堂和家长们召开视频会议,让家长们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每天通过家长微信群,发布同学们的作业完成情况,每天网课期间对出现问题的同学及时与家长电话沟通。通过多种方式的监督及交流,网课期间,仝利老师所带班级的学生,作业完成量达到百分之百,而在学校组织的每次测验中,班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阮妙思:用心贴心暖心
让学生学习更有斗志
每一次机会,阮妙思老师都带领学生努力争取,在班级管理中她善于营造积极进取的氛围,给予孩子们贴心爱护和积极引导,利用小组管理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用严格的班级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用暖心的行为走进学生的内心,用长远的规划和理想的构建激发学生学习斗志。她所带领的班级在高三的模考中每次都能取得优异成绩。
在阮妙思老师的班里,有位学生患上了严重的双向躁郁症,身体也非常虚弱,并曾经一学期休学在家。在得知学生情况后,她时刻关注和爱护这位学生,帮助她重塑信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并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她担任科代表,融入集体。在两年的引导过程中,这位学生慢慢变得开朗、乐观,学习更加主动,成绩从班级倒数一直在慢慢进步,在高三多次模考中进入了本科线,挤进中上层,身体状况也越来越稳定,顺利完成了高考。
“好”课堂
多元办学见成效
一个学校的教学实力,体现在课堂上。为了帮助学生有效提高成绩,台山侨中的老师们聚焦课堂,让课堂充满思维的活力和张力,从而稳步提高课堂复习效率,提升学生的复习投入率和产出率。
为了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该校加强备课组教研活动落实,将年级领导分到各备课组,全程参加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级组每个领导主管两个备课组,加入到各备课组的微信群,并参加各组的备课组教研活动,及时了解各组需求,解决问题。备课组间还加强沟通交流,每次模考后,会开备课组长座谈会,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其中,江门一模后,该校学生英语成绩和江门平均分相差近9分,年级领导马上召开英语备课组会议,分析存在问题,帮助英语备课组寻找网上优质备考资源,邀请有多年高三备考经验的骨干老师共商对策。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考试心态,强化心理素质。学校认真培养学生“两个对待”意识(把每节自习都当做考试对待,把每次连排、周测等考试都当做高考对待),真正做到“自习、练习考试化,考试高考化,高考平时化”,全面详细地向学生讲明卷面要求,要求学生增强审题意识,养成规范答题意识。帮助学生具备科学的答题策略、应试技巧。
此外,为了帮助学生能以最好的状态融入学习当中,该校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维护好学生心理健康,为高效学习、备考奠定了基础;为了让学生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参加学习,该校每周保持了两节体育课和体炼课,在体炼课中举行班级之间的轻松愉快的比赛,让学生在大笑中释放压力。
在台山侨中,经常可以听到学生感叹自己是幸运儿,因为在该校老师心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学生,都是可造之材。学校针对不同学生开展的差异化教学就是一种最好的体现。
该校对本科临界生精准定位,稳定目标,号准学生脉搏,想准、想细,采取目标鼓励、作业书写评语、面批面改、个别谈心、集体互助等形式,保证培养效率和效果。抓实教师辅导工作,班主任跟踪指导。
对艺体生严格管理,有针对性安排教学。教学上突出一个“灌”字,今年自复课第二周开始,体艺班每天晚自修进行讲课辅导,课堂以讲练为主,管理上突出一个“跟”字,安排教师班主任、教师随时跟班管理,保障上课自习的学习效果。对体艺班实行全时段的监控。每周测试,模考进行数据跟踪分析,随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管理方法。
“好”学风
“低进高出”书写教学奇迹
“低进高出”,一直被视为办学教学的奇迹。台山侨中狠抓学风建设,管理全面细致。
该校坚持一个校级领导全面统筹,两个抓级行政和两个级长分别负责德育和教学工作,做到专人、专事、专责,形成事事有人跟、个个齐努力的管理合力。领导办公室在楼层分布上,做到每个楼层至少有一位级组领导驻点。既方便级组随时掌握各楼层的情况,处理相关问题,又便于监督老师们的工作,听取老师们的意见。同时,级组值日领导每天坚持整理值日小结,发于年级教师群,既有工作表扬,又指出存在问题,方便各班主任、各科任及时跟进处理。
教学区对学生管理做到勤管理细分责任全时段监控。每天年级两位级组领导、学生会两位学生代表,巡查评比全级早晚读、小测、自习、跑操等各时段的纪律、卫生、校服等情况,赋分登记录入,并作为文明班的第二大类评比依据;每天每层楼每自习段都有值班教师检查。
宿舍区加强对学生休息期间的纪律管理,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特别加强对手机的调查和禁止使用,年级班主任帮助学生保管好手机,学生上交手机前,要求
文章来源于:http://gaogzhong.ljyz.com.cn 高三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