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县城文化底蕴深厚,我们通过创新宋韵消费新场景,把握青春脉动,对宋韵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打造文旅消费新标杆。比如,宋潮市集就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前来打卡消费。投壶、占卜等很受年轻人喜爱。”古镇所在区负责人说。
____(2)_______。古镇所在区积极谋划高能级文化项目和品牌活动,培育文化生产和消费的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打通文化软实力向文化生产力的转化通道。目前,该区正着力培育“古镇国潮文创历史街区”“乡村休闲达人村街区”“不夜老外滩”等夜间文化坐标,以宋韵文化为创新驱动力,开发古镇夜游、主题公园夜游、文化场馆夜游等夜间文旅业态,实现夜间经济迭代升级。
古镇附近的村落,也在深入挖掘宋韵遗存,加快农旅融合,对文化景观进行提升改造。“鞍山村这几年发展较快,但‘网红村’要实现‘长红’,须不断更迭产品,宋韵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街道党工委书记表示,该街道将加强宋韵文化保护、挖掘、提升工作,打造宋韵文化乡村体验场景,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文韵味,让千年宋韵在新时代流动起来。
既能“活化”宋韵,再现宋韵包涵的历史文化;又能拉动消费,使得更多富有烟火气的宋韵融入日常、深入人心:_____(3)_______。
21.仿照示例,解释文中加点的网络新词。
示例:真香,这一网络新词来源于某电视真人秀节目,是指一个人下定决心不去或去做一件事情,最后行为却截然相反。
打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总分结构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言语表达策略,它可以先总后分,也可以先分后总。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相应的总起句或总结句(每处不超过20字)。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利他主义行为通常是指对别人有好处而对自己没有好处的自觉自愿行为。对于人们为何会有利他主义行为,学者们提出过各种不同的解释。中国古代儒家相信利他主义行为是“人性向善”的本能显现;“亲族选择说”认为人们对诸如兄妹子孙之类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友善是为了基因繁衍复制;“互惠利他说”则认为许多看似利他的行为其背后隐藏着在社会中互惠互利的动机;“群体利他说”将社会群体视作一个有机体,这一理论相信利他的社会比利己的社会更适合于生存,人们出于理性更倾向于选择利他主义行为。
读了以上材料,你对“利他主义行为”有怎样的理解?请写一篇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定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1~5题答案】
【答案】1.D2.D3.C
4.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指的是既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也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因此各个文化应该相互欣赏,用“世界性文化”的眼光来包容其他民族文化。
②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指的是不同文化都以其鲜明的特色丰富着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各个文化间要相互学习和沟通,将自身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性与其他文化的特殊性相交流,使其特殊性发展为普遍性,促进世界性文化的发展。
5.①主动去发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瑰宝,投入到民族文化的整理中来,寻找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传播的方法。②借助中华文化中符号化的事物进行文化传播,以符号为载体,各文化共同参与编码与解码,在此基础上持续地进行输出。③既要注意文化挪用的负面意义,也要看到其承载的积极意义,在理解、尊重的基础上,以积极的姿态进行对话,实现“文化走出去”与“文化自信”。(答对2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6~9题答案】
【答案】6.C7.b
8.宝玉挨打的原因有三: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官场纠纷;三是贾环搬弄是非,污蔑宝玉逼死了金钏儿。(任写出二点即可)
宝玉和孝文挨打的实质是他们俩的行为和观念触犯了当时传统的秩序和礼义,是代表着封建家长和乡绅势力者对叛逆者的一次惩罚和打击。
9.①语言上,《白鹿原》选文运用了“得儿起”“试火”“窝”“叼空”等方言,和秦腔一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都彰显了地域文化的生命力;②语言上,《白鹿原》选文多用排比句,如“想攥一攥犁杖光滑的扶把儿,想踩踏踩踏那翻卷着的泥土,想放开喉咙吆喝吆喝牲畜了”,读起来具有豪迈激昂的气势,和秦腔的激越豪放相契合,作者将秦腔粗犷豪放、厚重大气的风格融入到小说的字里行间。③人物形象塑造上,主人公白嘉轩坚强正直,生命力顽强,不畏命运的劫难,与秦腔快板里展现出来的雄壮豪放精神契合;④人物形象塑造上,白孝文不顾传统,和田小娥相爱;白稼轩不顾亲情,痛打孝文,情感表现凸显人物个性,这和秦腔艺术表现出来的各显真性,有着本质的一致。⑤思想上,以白嘉轩为代表的乡绅维护传统的道德观念,爱憎分明,儿子犯错亦给予严惩,与秦腔惩恶扬善的价值观一致。(①②中任答一点即可,③④中任答一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14题答案】
【答案】10.A11.b12.D
13.(1)(我)只是想到各位捐弃身躯,做了野草的肥料,可是赏赐与功劳不相称,因此痛心不已!
(2)敌人没有发觉这件事,(张巡)趁机派军大战,并且让人顺着风向拿火点燃焚烧。
14.善于激励将士;身先士卒;有谋略;随机应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16题答案】
【答案】15.A16.①“洛南今已远,越衾谁为熟。”一句写自己离家己远,晚上只能独自拥“越衾”而眠的孤独。②“宴寝清香与世隔”一句,写自己入住佛寺便室,主动选择与世隔绝的孤独生活。③“画图妙绝无人知”一句,借着寺僧画作无人欣赏,来表达知音难觅的孤独。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题答案】
【答案】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②.使我不得开心颜③.臣生当陨首④.死当结草⑤.斜阳草树⑥.寻常巷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王禹偁《村行》)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范仲淹《苏幕遮·怀旧》)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一抹斜阳,数点寒鸦。(张可久《折桂令》)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18~20题答案】
【答案】18.①.眼疾手快(眼明手快)②.屏气凝神(聚精会神)③.精益求精(另辟蹊径)19.b
20.为了研究刀具特性,他转益多师,曾花3个月时间跟不同师傅学习;为了练习磨刀技术,他争分夺秒,磨出上百把质量好、精度高的刀具;为了加强理论修养,他晚上看书琢磨,积累了几万字的心得笔记。
(二)语言文字运用IⅡ(本题共2小题,9分)
【21~22题答案】
【答案】21.“打卡”这一网络新词来源于员工上下班时刷卡记录考勤,后来被戏谑地用作到某地一游或拥有某样事物。
22.(1)宋朝市井百态一一展现;
(2)古镇注重在文旅产品中植入宋韵文化元素。
(3)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美美与共”(相得益彰)。
四、写作(60分)
【23题答案】
【答案】例文:
情与理齐飞,己与群一色
——从教育层面观“群体利他说”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千年前中国经典《礼记》中已出现了对利他主义行为的具体描述,而这种“人人利他”的社会被冠以“大同”之称,镌刻于古代帝王们的理想之中。当个人能将小我融入到群体的大我之中,实现“群体利他”的飞跃,才能达到“大同”的光辉彼岸。
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中表示,一个人所谓的命运不过是他性格、家庭、教育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我以为,教育作为社会成员生存发展的基石,督促个人于群体中奉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催化利他行为的发生。
从家庭层面看,教育蕴含于父母长辈谆谆教诲声中。家庭作为教育最初的领地,犹如诞生维纳斯的大海,给予个体最纯粹的精神哺育。儿童时期父母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在孩子心中埋下第一颗“利他主义”的种子。长辈们也多以名人名事为例,警训孩子们怀揣真挚的“利他”之心。家庭教育是构建群体利他社会的第一道工序,是社会个体探赜索隐“己与群”之关联的首片大陆。
从社会层面上摸索,教育以学校作为主要战略地,课本中的“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走廊中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书声中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无不将利他主义之崇高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更深一层,由家庭教育的以“情”为纽带转向以“理”为准绳,在日常生活中授学生以“群体利他”之品质,从而加固了我们选择利他主义行为信念的道义支撑。
然而,利他主义也常遇利己主义的桎梏。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精致利己主义已不少见。“关我什么事”煽动着对“群体利他”理想的背叛,将社会个体于“利己还是利他”的挣扎中拖入泥沼。面对这一痼疾,教育依然需先行。
国家层面的教育强化了全体成员对利他主义行为的坚持。从国家支持热播的《觉醒年代》中,老一代革命者“宁以己身铺前路,莫叫后人斩荆棘”之铮铮铁骨掀起我们心中对利他主义高尚人格崇敬之巨浪,在思想层面于情理交融中更彻悟利他之义、利他之情。
情与理齐飞,己与群一色。在群体利他的背景之下,社会中的成员才能更拥有获得感与归属感,而在情理之奠基上施以理性之养料必离不开教育的双手。故以育人之心,利群体之益,方能行利他主义,玉汝于成。
文章由超然客公众号校编,旨在服务教学,转
文章来源于:http://gaogzhong.ljyz.com.cn 高三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