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高三网 > 内蒙古自治区 > 正文

食品领域202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形式审查合格的被提名人和被提名项目公示

日期:2023/7/6 21:24:44 浏览:

企业,加强创新协作,依托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示范推广新品种20多个,使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将达到60%。四是整合优势种业资源,深入实施“种业振兴”战略,以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为依托,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强化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辐射带动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为全区种业持续健康发展及农牧民稳产增收起到积极带动作用。70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局沙棘叶果稀有活性成分提取及产业化成套技术植物营养学李云飞鄂尔多斯市天骄资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一等奖中国的沙棘资源占全球总量的90%以上,我国沙棘林总面积已达3000万亩,已成为世界沙棘种植大国,鄂尔多斯市种植沙棘面积达630多万亩,保有面积428万亩,作为全球最大的沙棘种植区,经研究证实,沙棘,尤其是沙棘叶和果富含有黄酮类、萜类、脂肪酸类等多种活性物质,其营养价值、保健作用、产业前景获得各界公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将沙棘列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2013版)》(国卫办食品函(2013)29号)将沙棘成熟果实列为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关于沙棘叶、天贝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的公告》(2013年第3号)将沙棘叶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由于沙棘属于雌雄异株植物,雄、雌性植株比约为8:2-9:1,受资源分布雌雄优配等因素影响,普遍出现产果量少,枝叶量大、利用率低、经济性弱等的问题及农牧民收益和治沙效益难以相得益彰,亟待解决。项目针对上述问题,研发了沙棘叶果稀有活性成分提取及产业化成套技术。选用鄂尔多斯地区沙棘叶果为原料,研发了沙棘叶、果高价值活性成分提取纯化技术,通过原料优选、温度控制、超临界复合萃取提取、高新均孔胺基树脂脱色等技术集成创新,有效提取出高质量反式棕榈油酸、沙棘叶黄酮、原花青素等活性成分,研制了沙棘叶、果一体化分类提取及循环利用成套技术装备,配套开发出远程制度化控制系统,确保了产品性能指标稳定可靠。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开发了沙棘叶粉片、沙棘叶油、沙棘叶茶、沙棘果汁、沙棘调味品等系列健康产品,大幅提高了沙棘的附加值和产业化水平。项目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已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项目产品经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内蒙古华测产品检验检测有限公司等第三方机构检测,所检项目及结果均符合相关要求;项目已实现产业化生产并获得多项荣誉,项目的实施对提高我国沙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促进农牧增收及沙产业增效具有积极现实意义,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71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局红枣优良无性系引选、培育关键技术及推广应用经济林学李孔,李阳勇,卢立娜,曹军,李怀民,何金军,王阿萍,曹恭祥,张彦东,王志波,李强,王瑞平,许胜利,何志,杜金辉乌审旗毛乌素枣业研究所,内蒙古蒙枣科技有限公司,乌审旗顺发种植专业合作社,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中心,达拉特旗林业和草原工作站,鄂托克前旗林业生态保护中心一等奖1、所属科学技术领域林业,经济林培育及推广。2、主要内容(1)选育出3个红枣新品种利用引种的38个红枣无性系,通过测试、分析和筛选,针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气候特征和立地条件,培育出适宜栽培推广的蒙枣1、2、3号三个红枣新品种,填补了内蒙古地区无红枣良种的空白,丰富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经济树种种类。(2)构建了蒙枣良种苗木培育技术体系根据苗木特性和试验测试,确定蒙枣1号为扦插育苗,从插条采集、处理,扦插技术及扦插苗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标准化繁育技术;确定了蒙枣2号、3号为嫁接育苗,从接穗采集与制备、砧木处理、嫁接时间等方面提出了标准繁育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蒙枣育苗技术规程》,解决优良苗木繁育水平低的问题,为内蒙古地区红枣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3)提炼出蒙枣抗逆栽培技术体系根据蒙枣3个良种特性,提炼出沙地、梁地、滩地等立地条件下,从圃地选择、整地、建园技术、苗木质量、起苗、运输、栽植时间、栽植密度、栽植方法、抚育管理技术等方面,探索、总结、创新,确定了红枣繁殖栽培全过程的技术体系。苗木成活率达到97%以上,坐果率达到94%以上,3年生苗木单株结实量达到4.9-5.3kg,果实总氨基酸含量3.8mg/100mg干物质,总糖含量43.6%,实现了高成活、高产量、高品质、高效益的目标。制定内蒙古地方标准《蒙枣栽培技术规程》,为蒙枣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4)成果推广应用效果显著蒙枣由于其优良的生态、经济特性,已成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优选种植树种,在毛乌素沙地治理、库布齐沙漠光伏治沙生态修复、矿区生态修复均有推广应用。据2021年底统计,蒙枣栽培面积已达到10万亩,其中,库布齐沙漠光伏治沙2万亩,矿山生态修复1万亩,毛乌素沙地、库布齐沙漠、荒山荒地生态治理与经济林建设7万亩,创造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自2013年开始推广种植蒙枣,通过采用规范化的育苗、栽培技术,根据统计,2019—2021年,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乌审旗、鄂托克前旗的农牧民、企业在荒山荒地种植的蒙枣新增利润达到4621万元,全市约1000人长年从事蒙枣经营管理,有效带动当地就业。目前,通过推广示范,引领带动,蒙枣已发展成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主要生态经济树种,在助力乡村振兴,全面落实“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80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局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集成推广作物育种学杜永春,邱鹏程,常国有,高俊山,薛春雷,闫俊先,刘小燕,赵建刚,高志军,史学芬,朱利华,王石清,王树生,郭威虎,张艳芳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鄂尔多斯市满世通科技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一等奖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集成推广”项目由鄂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鄂尔多斯市满世通科技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实施。项目立足于内蒙古西部地区玉米生产实际,主要进行了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大面积推广,旨在改变现实玉米生产过程中的品种不适宜、生产技术落后的现状,实现为农牧民增产增效目标和达到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通过科研人员10多年来不间断的南繁北育、潜心研究及技术攻关,现先后育成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10个,适合活动积温2500℃-2850℃地区种植,其中中早熟品种1个,中晚熟、晚熟品种5个,饲用玉米品种2个,青贮米品种2个。主要有满世通526、满世通507、满世通88、伊单401、满世通3号、伊单52、伊单81和伊单131等系列玉米新品种。在高产栽培技术内容研究上,将优质高产品种筛选示范相结合,提出“品种技术+管理技术+节本增效技术”有机组合集成创新的技术路线,将高产品种与所在区域条件下的栽培、病害防治与减灾技术等进行系统化设计,形成集成性技术体系1套。开展“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配套推广,以品种为核心,集成了配套秸秆还田、精量播种、配方施肥、深耕深松、高效节水灌溉、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技术为一体的玉米无膜浅埋滴灌节水控肥增效种植技术模式进行了推广,从2009年开始到2021年共累计推广754.1万亩,新增收益156669.12万元,其中2019-2021年,共推广伊单131等5个玉米品种208.4万亩,新增效益29531.08万元。项目运行期间共发表论文13篇。91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局苜蓿青贮调制技术开发及应用饲料学余奕东,吴哲,玉柱,倪苗,达丽,薛虎,王美秀,薛海英,闫海明,田彦军,王目森,杨春艳,海鸽,岳额尔敦加布,张雨军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鄂尔多斯市康泰仑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骑士牧场有限责任公司,达拉特旗牧乐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鄂托克旗富心农民专业合作社,内蒙古茂盛泉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达拉特旗裕祥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二等奖本成果属于饲料学领域。针对内蒙古自治区苜蓿主产区雨季苜蓿难以调制成优质草产品的问题,完成单位历时7年围绕苜蓿单/混贮营养物质变化规律、青贮添加剂、调制工艺等方面展开研究-示范和推广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1、首次揭示了调控苜蓿单、混贮过程的关键因素,为调制优质苜蓿青贮饲料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分析青贮过程中对苜蓿单、混贮饲料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起决定作用的含水量、乳酸菌、混合比例、青贮时间等对蛋白组分变化、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的作用规律。首次分析苜蓿-禾本科饲草混合青贮的营养物质及发酵品质变化规律,揭示了青贮过程不同饲草混合比例与营养指标关联特性,发现混合比例、贮藏时间及其交互作用对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为混合青贮调制提供了适宜比例的科学依据。揭示了调控含水量和使用添加剂可在青贮过程中有效抑制蛋白降解,非蛋白氮和结合蛋白下降幅度可达16.7%和14.4%。2、首次创建了以复合添加剂为核心的青贮发酵品质调控关键技术体系,有效降低了营养物质损失。开发出苜蓿复合添加剂青贮技术,使原料在两个生育期收获并调制青贮饲料时,氨态氮含量可被控制在10%以下,结合蛋白含量降低10%以上,非蛋白氮含量减少16%以上,纤维含量下降,提高了苜蓿青贮饲料的品质。开发的苜蓿混合青贮用复合添加剂可有效提高青贮饲料的相对饲喂价值和有氧稳定性,氨态氮含量可降低30%,有氧稳定性提高至7天以上,保证饲料在青贮和使用过程中的品质。3、制定了青贮饲料质量标准及技术规程,弥补了国内外相关标准空白。首次制订拉伸膜裹包式和窖式苜蓿青贮饲料的制作技术规程、添加剂使用技术规程、苜蓿青贮饲料品质评定等系列地方标准,形成标准体系,规范了从苜蓿青贮的生产技术和品质,覆盖了青贮全产业链。有效实现苜蓿减损、优质收获,保证了产品质量,提升了饲喂效果,降低了饲喂成本,丰富了我区优质饲草产品类型,有力促进了苜蓿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对优质草食畜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项目获专利1项,制订地方标准5项,发表论文5篇(SCI、EI论文2篇)。五年示范推广苜蓿单混贮饲料收储面积达47.07万亩,通过规范苜蓿青贮饲料生产和评价各环节,实现青贮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制作青贮饲料34.99万吨,以苜蓿青贮代替干草饲喂奶牛,节支总额10135.85万元,实现新增总收益86071.97万元。有效解决内蒙古苜蓿主产区雨季生产收获难题,对草业可持续发展,奶业节本增效、优质饲草自主供给具有重要意义。126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局乳制品加工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优化乳加工技术母智深,高飞,高增丽,乌云,曹文慧,王斌,薛建斌,关志涵,于声波,董阳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等奖“乳制品加工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优化”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现代奶牛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的子课题。围绕两支高端产品的加工技术瓶颈进行产学研联动研究,成果直接转化应用。包括“高蛋白纯牛奶加工技术改进”和“长保质期饮用型发酵乳生产工艺优化”两方面内容。特仑苏梦幻盖系列开启了3.8g优质乳蛋白高端纯牛奶新时代。提高产品乳蛋白主要是结合高标准限定奶源和分离少量水分完成的,其中加热闪蒸和膜浓缩是目前最常用的加工方式。但过度加热导致产品褐变严重、风味变差、营养损失、糠氨酸含量超标;超滤浓缩效率较低、咸感增加、稳定性差。本项目从奶牛饲养、原奶管控、工艺改进三方面着手突破技术瓶颈,取得创新成果。结合奶牛营养需求,优化饲料配方和饲养方案,原奶乳蛋白含量高于3.4g/100g。通过分析浓缩乳中游离离子之间的比例关系,对膜材料和操作条件进行优化,定制了磺化聚醚砜-聚乙烯醇复合反渗透膜,浓缩效率高且体系离子平衡保持良好,咸度变化不显著。进一步改进加工工艺,将复合反渗透膜和真空降膜浓缩系统串联,提高了浓缩效率,降低了热加工程度,取得了技术突破。长保质期饮用型酸奶加工技术难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文章来源于:http://gaogzhong.ljyz.com.cn 高三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