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高三网 > 鞍山市 > 正文

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日期:2024/3/26 1:10:31 浏览:

原标题:辽宁省鞍山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今天的社会,算法正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人们信息获取过程中,推荐算法已成为信息过滤的一种重要手段,无论是商品信息的获取,还是新闻或知识性信息的获取。推荐算法对于人们认知的影响,也将进入深层。而人们在各种平台阅读的内容,很多是由算法驱动下的机器自动完成。算法正在成为信息环境建构的重要力量。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价格算法影响着人们购买商品的价位,导航算法、网约车平台算法和未来的自动驾驶汽车的算法影响着人们的出行,外卖平台算法在决定人们收到外卖的同时也在控制着骑手们的劳动。一些婚恋网站,则用算法来进行姻球匹配。

从经济角度看,算法推动了新经济模式的发展,特别是诸如共享经济这样的新经济模式也改变着传统经济模式,进一步,有研究者提出了算法经济的概念,即将生产经验、逻辑和规则总结提炼后“固化”在代码上,使生产经营活动成为无须人工干预、自动执行的经济模式其目标是通过算法的应用大幅改善供需匹配效率和交易成本。

算法越来越多地左右着对个体的评价,影响着个体的社会形象,甚至影响着人们在社会中的位置及流动可能性。各种网络平台的评分机制,大多是基于数据与算法。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启用的健康码,也是一种综合算法,它可以计算出人们是否具有病毒传播风险。人力资源部门可能利用算法来决定人员聘用、升迁,银行利用算法来决定贷款发放。数据、算法以及由此形成的评分,成为今天社会一种重要的评价思维,这种评价思维,也对人的行为产生了越来越大的调节作用。可以想象,算法也将成为个人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的重要基础。

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接受算法的统治,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随时可能被算法算计的社会。而算法的基础——人的数据化,也正在改变我们的生存与生活。

摘编自《生存、认知、关系——算法将如何改变我们》,有删改)

材料二

现代社会是一个以人的主体性为支撑的社会,是一个强调个人主义、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社会,它要求在人的生活领域全面贯彻个人主义、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等基本原则。然而,由于一系列原因,人工智能算法却在不断消解着人的主体性,动摇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特别是未来社会,随着人工智能通过深度学习具备了自身算法系统的反思能力和自己的万能算法语言,人的主体性将遭受更大的挑战。

人工智能算法中,个人逐步被数据化和被计算化。在数据处理和整合时,算法将人按照各种各样的自动化区分标准进行排列,并赋予相应的意义。个人一旦进入这种数据化的“微粒社会”,就成为被算法定义的对象。这种新兴的算法权力并不是从主体角度,而是从作为可以被计算、预测和被拉制的客体的角度来看待个人的。

“信息茧房”是桑斯坦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他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伴随网络技术的发达以及信息量的剧增,每个人都能随意选择关注的话题,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打造一份“个人日报”,但这种信息选择行为将会导致“信息茧房”的形成。他所谓的“信息茧房”,是指传播体系个人化所导致的信息封闭的后果。当个体只关注自我选择的或能够恰悦自身的内容,而减少对其他信息的接触时,久而久之,便会像蚕一样逐渐枉梏于自我编织的“茧房”之中。这种信息的自我锁定状态,使人们固守在自身的信息茧房,逐渐受到算法的“驯化”。这些都将逐渐消解人的主体性。

语言和思维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而具有主体性地位的重要原因。赵汀阳认为,语言具有自身的生成规则,并且能够在语言系统内部加以表达和解释。任何一个语句或词汇都能够在元语言层次被分析为可判定的(所有可清楚界定的句子)或不可判定的(比如语义恃论)。它能够生成无穷的语句并借以表达一切现实事物和可能性。语言的这些特性决定了语言具有构造世界的能力。因此,具备了等价于人类语言的任何一种语言能力就等于具有了思想的能力,并能够构造世界。具备了语言能力的人工智能在地位上也会迫近人类,动摇人类的主体性地位。

人工智能算法的高度智能化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愈来愈突破了人类以往的计量体系,人类对算法的依赖程度也愈来愈高。原本由人从事的劳动和工作,愈来愈交由机器来完成。这会大大减少人类的工作岗位,从而冲击人的实践主体性的特质。“当劳动,特别以改造自然为目的的劳动不再成为生存的需要,那么人作为类的普遍性本质,人作为实践主体的本质就部分地丧失。”另一方面,算法有助于财富进一步向少数精芙集中。在算法集中财富的过程中,处于社会底层的“失能者”改变自己命运的难度便愈来愈大,社会阶层固化现象会更为明显。对此,尤瓦尔·赫拉利认为:“随着算法将人类挤出就业市场,财富和权利可能会集中在拥有强大算法的极少数精英手中,造成前所未有的社会及政治不平等。

摘编自《人工智能算法的伦理危机与法律规制》,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算法正日益渗透到并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还更深层次地影响了我们的认知

b.算法经济将大幅改善供需匹配效率和交易成本,但也会使人类丧失部分作为实践主体的本质。

C.随着人工智能的自身算法系统具备了反思能力和自己的万能算法语言,人的主体性将遭受更大挑战。

D.信息茧房使个体只关注有限内容,减少了其他信息的接触,导致了传播体系个人化带来的信息封闭。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获取商品信息、新闻或知识性信息时,推荐算法是帮我们过滤信息的重要手段,同时我们也可能被算法算计。

b.人们利用算法可以计算出是否有病毒传播的风险,也可能利用算法来决定人员聘用、升迁,决定贷款是否发放。

C.在当今数据化的“微粒社会”中,个人是被新兴的算法权力从客体角度看待的,即可以被计算、预测和被控制。

D.如果具备了等价于人类语言的任何一种语言能力,人工智能就等于具有了思想的能力,从而有了构造世界的能力。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人工智能算法对人类生活影响的一项是(3分)

A.爸爸打开某App,体育新闻立刻展现在眼前。

b.大学严禁学生利用语言模型ChatGTp4.0写论文。

C.某平台外卖小哥因不能及时送达外卖而失业。

D.Ai助力教师批卷,实现课堂和课下全时互动。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是如何论述人工智能算法遇到的伦理危机与法律规制问题的。(4分)

5.某企业对计划推出的一款人工智能模型“个人全能助手”进行需求调查,如果你是这个模型的潜在学生用户,请根据你阅读两则材料获得的认识,从获得尽可能多的生活便利和更健康的个体发展出发,为这一模型的设计提出两点希望,并简要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回忆“五四”

冰心

一九一九年,我是北京协和女子大学的一年生。

在五四运动的前几天,我就已经请了事假住在东交民巷的德国医院,陪着我的动了耳部手术的二弟。“五四”那一天的下午,我家的女工来给我们送东西,告诉我说街上有好几百个学生,打着纸旗在游行,路旁看的人挤得水泄不通。黄昏时候又有一位亲威来了,兴奋地告诉我说北京的大学生们为了阻止北洋军阀政府和日本签订出卖青岛的条约在天安门聚集起浩大的游行队伍,在街上呼口号撒传单,最后涌到卖国贼章宗祥的住处,火烧了赵家楼,有许多学生被捕了,我听了又是兴奋又是惯慨,她走了之后,我的心还在激昂地跳,窗外刮着强劲的春风,槐花的浓香熏得我头痛!

“五四”这一夜,我兴奋得合不上眼,第二天就同二弟从医院回家去了。到学校一看,学生自治会里完全变了样,大家都不上课了,都站在院子里面红耳赤地大声谈论,同时也紧张地投入了工作。我们的学生会是北京女学界联合会之一员,我也就参加了联合会的宣传股。出席女学界联合会和北京学生联合会的,都是些高班的同学,我们只做些文宇宣传,鼓动罢课罢市,或对市民演讲。为了抵制日货,我们还制造些日用品如文具之类,或绣些手绢去卖。协和女大是个教会学校,一向对于当前政治潮流,不闻不问,而这次波澜壮闻的爱国力量,终于冲进了这个校园,修道院似的校院,也成了女学界联合会代表们开会的场所了。同学们个个兴奋紧张,一听见什么紧急消息,就纷纷丢下书本涌出课堂,谁也阻挡不住。我们三五成群地挥舞着旗帜,在街头宣传,沿门沿户地进入商店,对着怀疑而又热情的脸,劝说他们不要贩卖日货,讲着人民必须一致奋起,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反对军阀政府卖国行为的大道理。我们也三三两两地抱着大扑满【注】,在大风扬尘的长安街,在破敝踏旧的天安门前,拦住过往的人力车,请求大家捐些钢子,帮助援教慰问那些被捕的爱国同学。我们大队大队地去参加北京法庭对被捕学生的审讯。我们开始用白话文写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的文章,在各种报刊上发表。

这时新思潮空前高涨,新出的报刊杂志,像雨后春笋一般,几乎看不过来。我们都贪婪地争着买,争着借,彼此传阅,如《新青年》、《新湖》、《中国青年》,一直到后来的《语丝》。看了这些书报上大学生们写的东西,我写作的胆子又大了一些,觉得反正大家都是试笔,我又何妨把我自己所见所闻的一些小问题,也写出来求教呢?但是作为一个大学里的小学生,我还是有点胆怯,我用“冰心”这个笔名投稿。

这时我写东西,写得手滑了,一直滑到了使我改变了我理想中的职业。

在这以前,我是一心一意想学医的。在中学时代,我就对于理科课程特别用功,升到协和女大时,我报的也是理预科。在我对写作的兴趣渐渐浓厚了以后,又得到周国人们的帮助和怂恿,我就同意“改行”了,理预科毕业后,我就报升文本科,还跳了一班。从那时起,我就断断续续地写作起来,直到现在。

二十年前,在一九五九年四月,我已经写过一篇《回忆“五四”》的短文,在那里我曾歉仄地承认过,我的家庭出身和教会学校的教育,以及我自己的软弱本质,使得我没有投身到火热的政治革命中去,使得五四运动对我的影响,仅仅限于文学方面——即以新的文学形式来代替旧的文学形式,等等。但在今天,我又想,一个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整个潮流在前进,决不容一朵小小的浪花沉滞在中流,特别是经过了这曲折的六十年,我更认清、看准了,在我们前面高高照耀的科学与民主这两盏明灯。如今,我的岁月和力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gaogzhong.ljyz.com.cn 高三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