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高三网 > 北京市 > 正文

2024学年北京市新高三入学定位语文试题及答案

日期:2024/3/26 8:55:01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3-08-31

原标题:2023—2024学年北京市新高三入学定位语文试题及答案

我用夸克网盘了「2023—2024学年北京市新高三入学定位语文试题及答案.doc」,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在线查看,支持多种文档格式转换。

链接:https://pan.quark.cn/s/f24937b4c0e92023—2024学年北京市新高三入学定位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数字极简主义”是2019年美国学者卡尔·纽波特在《数字极简主义:在嘈杂的世界中选择专注的生活》一书中首倡的概念,强调人不应被技术所绑架,技术与工具应当为人服务,进而提出要极限简化数字技术使用,减少技术对人生活和心理的影响。目前,豆瓣小组“数字极简主义”成员数量已数万,这说明其理念已受到一定程度的社会认同。在“数字极简主义”风潮中,“网络隐居”日渐成为一种代表性的社会实践。网络隐居者们试图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网络空间的依赖,在网络世界与现实社会之间建立一道“防火墙”。

“网络隐居”生活也有大隐、中隐和小隐。出于各种原因,比如为了戒网瘾而短暂退出数字世界、卸载某款软件、规定每天使用电子设备不得超过多少时间的“断舍离”,可称其为“大隐”;为了保护自己免于争论或非议,尽量少留下明显观点和态度,诸如“我就看看不说话”“只转不评”或是“群内潜水”等做法,若没有其他明显的“反技术依赖”行为,或可称作“小隐”;在保持最低限度使用的前提下,对算法追踪的主动拒绝,是一种“中隐”,它并不能完全被纳入“数字极简主义”的范畴,因为用户并未刻意减少使用或断开连接,也不愿意承担与世界失联的代价,而是不希望留下痕迹,阻止各类能够被数据化的个人信息和特征收集,从而能够自主控制所见、所闻,以防掉入数字牢笼。

年轻互联网用户个体化的“线上隐居”只是一种很弱的自我保护,尽管他们勇于挑战自我,试图用自觉自律的理性来对抗,但可能很难挑战数据经济和互联网算法秩序。举个简单的例子:即便个人在使用App时不注册、不登录账户,不留下手机号等个人信息,但实际上,企业并不需要获得这些就可以实现精确画像,因为他们的追踪并没有与具体的个人相对应,而是与手机的设备ID捆绑在一起。但是,不能因个体力量小,难以改变现状,就否定日常实践和微观行动的积极意义,其价值恰在于向政策制定者、互联网科技企业和全社会表明,“网络隐居”是一种基本权利,这一点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也带来了切实可感的变化。2021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是我国首部相关领域的行政规章,旨在规范App超范围采集个人信息的顽疾,为用户的“网络隐居”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同样,不少科技企业开始意识到,保护用户隐私与企业长远利益并不相违背,相反会赢得更多用户的尊重,给自家产品带来更高的声誉和信任度。此种良性互动将有助于中国互联网环境的持续改善向好。只有充分尊重用户的主体性和人格尊严,中国互联网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取材于李韬、李睿深、徐偲骕、姚建华等的文章)

材料二

人们对“数字极简”的渴望背后,是电子设备时代名为“数字囤积”的行为和症结。“数字囤积”早期出现于心理学和医学领域,指人们在物理空间中的“囤物癖”在数字空间中的延伸。我国学者将“数字囤积”定义为“随着社交媒体中数据数量激增和保存数据的成本降低,用户出现的无差别保存数据且不愿意删除数据的行为”。在网络社交媒体中,一些网友会自称“数字仓鼠”,以这种形象的方式描述个体在数字空间囤积电子邮件、照片、文件和软件等数据信息和材料的行为。

囤积行为是一种有意和无意行为的混合,既有工具性的考虑和情感性的需要,也可能在无意中不断进行累积。

信息及资料的囤积往往建立在数字信息的使用价值和工具性目的之上,如电脑中收集留存的工作文件、学习资料、课堂笔记,以及社交媒体上收藏的各类教程和攻略等。在此过程中,电子设备成为人类的“机械大脑”,将一时间来不及处理的内容交给体外设备保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人脑的负担。

情感和记忆类“数字囤积”的代表性内容是社交媒体聊天记录、照片、视频等人们不舍删去的数字痕迹。这类数字物往往承载着回忆和情绪,可被视为“自我”的延伸。

当然,除了以上两种有目的的“数字囤积”行为,每天浏览并处理大量数字资料的个体有时也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囤积大量数字物。在加速的社会和过载的信息流中行走的个人就好像在海边浪潮里漫步的旅人,即使并未刻意捕捞什么,但身上的衣衫仍会被打湿并变得沉重。

既有研究认为,“错失焦虑”是引发青年群体进行“数字囤积”的关键因素。囤积是个体在面对具有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人们往往害怕错漏和遗失,需要赶紧“码住”信息,以免将来需要用的时候找不到。与此同时,人们又从中获得了一种自己合理利用了碎片时间的快慰,并在飞速疾驰的信息中实际获得了一丝安全感和对日常生活的掌控感,仿佛握住手机,就像把过去、现在和未来需要的信息都握在了手中。因此,即使“网上冲浪”时遇到的部分信息和资源在当下不会被立即使用,但仍会被人们收藏和保存下来。久而久之,新的信息不断堆叠在旧的信息之上,收藏者甚至也会忘记自己保存过哪些资源。一些网友常用“在收藏夹吃灰”的自嘲方式来表示这种对数字资源“囤而不用”的行为。

大量的数字囤积物也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压力来源:布满电脑桌面的文件、告急的手机内存空间、重点失焦的收藏夹……过载的囤积物使数字生活变得混乱,造成新的失控。大量的数字资源躺在收藏夹中“吃灰”,繁杂无序的文件干扰着正常检索和使用,膨胀的垃圾数据影响设备的运行。基于此,数字资源的整理和利用愈发成为数字时代所需的媒介素养之一。

此外,日益进步的数字存储手段可能正在改变人类的记忆模式和记忆习惯,使得人们越来越依赖体外设备。大脑不再需要活跃地记住与回忆,因为在数据的辅助下人们只需要上传与检索便可以获得具体的、明确的数字资料去佐证这段曾经发生过的事实。在数字存储技术为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我们需要知道,数字材料并非记忆的原本,不能取代人类的记忆,而是辅助记忆的工具。学会在庞杂的数字囤积物中进行整理和取舍,不被数据捆绑,给自己一些“留白”的空间,或许是数字时代人们的一堂必修课。

(取材于齐臻玅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数字极简主义”和“网络隐居”关系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数字极简主义”和“网络隐居”是相互对立的两种理念。

b.“数字极简主义”和“网络隐居”是相继出现的类似理念。

C.“数字极简主义”和“网络隐居”是同一理念带动的社会实践。

D.“数字极简主义”的理念带动了“网络隐居”社会实践的出现。

2.根据材料二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电脑中收集留存的学习资料和社交媒体聊天记录属于不同类别的数字囤积物。

b.“数字仓鼠”一词源自网友对那些具有“数字囤积”行为的网络用户的戏称。

C.日益进步的数字存储手段只能辅助人类记忆,数字材料并不能取代人类记忆。

D.“数字囤积”行为对于人类的工作和记忆既有正面作用,也有一些负面影响。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网络用户个体化的“线上隐居”可以自我保护,但无法影响整个互联网环境。

b.“网络隐居”行为和“数字囤积”行为都是人们在上网过程中有意识做出的。

C.“网络隐居”的三种类型中,“大隐”相比较而言会更符合“数字极简主义”。

D.“数字囤积”行为能帮助网络用户杜绝信息遗失,从而为其消除了工作焦虑。

4.根据材料一,在保护个人隐私方面,要想让中国互联网环境持续改善向好,可以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3分)

5.面对互联网上海量的数字信息,有人选择“数字隐居”,有人选择“数字囤积”,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行为方式?请结合材料内容并由此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说明理由。(6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8分)

君姓左氏,讳待,字未生,桐城人,明赠太子少保忠毅公之季孙也。

少好《老》《庄》,其学以遗物自遂为宗,其文章要渺宏放,不知其所从来。性畏俗,非戚属,虽问疾吊丧不出。出则登城循雉堞而行,不欲见衢肆中人。惟宋潜虚、刘北固慕而与之友。乙亥、丙子间,潜虚、北固客京师,未生继至,与余一见如故交。与之语,触物比类,日新而无穷。与之居,久而不厌,然竟不能窥其际也。未生虽与世龃龉,而重气类,善鉴别人物。常称邑中胡嘉及兄子廉,其后二君子学行果异于众人。

余之在难也,未生适自燕南附漕船南下。至淮阴遇盗,折其二齿,衣装尽失。入郡城,始知余已被逮北上①,搏膺而呼。归至家,时自怼曰:“吾不一视方子,天下士其谓我何?”己亥四月至京师,因偕余赴塞上。秋七月南还,道京师,而宜兴储六雅②止之。一时少俊争慕与之游,遂留逾岁。今年四月,余将出塞,趣之归。未生曰:“子忧吾老乎?吾策蹇行数十里,腰脊不异少时。今已向暑,秋风起,吾当归,筑室白云、浮渡③间,手种松千株、竹万竿。又明年岁在析木④,吾年七十,当复来视子。然后归而待老焉。”

自余抵塞上,每旬月必通书。入秋无息耗,心谓未生已归,而凶问忽至。呜呼!自未生言之,死于家,与死于朋友之手等耳!独余于人纪,无不负疚而阴自恨者。惟朋友,则为德于余者虽多,而余之愧于心者亦鲜焉。今未生乃为余羁死,以遗恨于余心,则岂非余之命也邪?

未生卒以八月二十六日,余以九月望后一日闻之,而其丧已附漕船南下矣。呜呼!未生其谓余何哉?泣而铭以归其孤。铭曰:

生浮而死休,惟子信之尤。浮山之阳,是为子之丘。归与,归与!永与造物者游。

(方苞《左未生墓志铭》)

【注】①本文作者方苞因为戴名世《南山集》作序而被牵连入狱并押解至京城。②储六雅:宜兴人,康熙年间进士。③白云、浮渡:二山名。④岁在析木:此指壬寅年,为康熙六十一(1722)年。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未生虽与世龃龉龃龉:引申为人际关系上存在矛盾

b.未生适自燕南附漕船南下适:恰好

C.一时少俊争慕与之游游:游玩

D.无不负疚而阴自恨者阴:暗暗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其学以遗物自遂为宗②未生卒以八月二十六日

b.①虽问疾吊丧不出②则为德于余者虽多

C.①余之在难也②而余之愧于心者亦鲜焉

D.①天下士其谓我何②泣而铭以归其孤

8.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之居,久而不厌”中的“厌”字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暴秦之欲无厌”的“厌”字含义相同。

b.“余以九月望后一日闻之”中的“望”字与《项脊轩志》中“三五之夜”中的“三五”都是指农历十五这一天。

C.结尾的“归与,归与!”与《归去来兮辞》中的“归去来兮!”都有脱离尘世、回归自然的含义。

D.“永与造物者游”中的“造物者”与《赤壁赋》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中的“造物者”含义相同。

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gaogzhong.ljyz.com.cn 高三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