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潜虚、北固客京师,未生继至
宋潜虚、刘北固两个人客居京城,左未生后来也跟随他们来到了京城
b.因偕余赴塞上
于是跟随(被发配的)我一起去了塞上
C.余将出塞,趣之归
我将要出塞,(左未生)觉得很有趣就跟随我一起去了
D.其丧已附漕船南下矣
他的遗体已随着漕船南下去了
10.这篇墓志铭呈现了一个“真人”左未生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左未生的“真”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11.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
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②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学而》)
③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
(1)请解释第①则中画线语句的意思。(4分)
(2)第①则中孔子认为“好学”的一个表现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请结合②③两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14题。(共12分)
赠韦左丞丈济①
杜甫
左辖频虚位,今年得旧儒。相门韦氏在,经术汉臣须。
时议归前烈,天伦②恨莫俱。鸰原荒宿草,凤沼接亨衢。
有客虽安命,衰容岂壮夫。家人忧几杖,甲子混泥途。
不谓矜馀力,还来谒大巫。岁寒仍顾遇,日暮且踟蹰。
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君能微感激,亦足慰榛芜。
注释:①杜甫在长安应试落第后,居于长安所作。韦济:时任尚书左丞。②天伦:此处指韦济的兄长。
12.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辖”二句写左丞相的职位屡屡空着,今年才得到了您这位学者。
b.“时议”二句写当时舆论称许您的父辈,遗憾的是您的兄长过世了。
C.“有客”二句写韦济虽安于命运安排,却也深感自己不再年轻力壮。
D.“不谓”二句写作者不吝惜自己的余力,前来拜谒您这位大才之人。
13.以下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臣”是借“汉”代“唐”的写法,与“汉家烟尘在东北”同理。
b.“鸰原”二句对仗,由承上文劝慰韦济节哀,转而赞颂其仕途通达。
C.“岁寒”二句用夸张手法,写诗人冬日傍晚蒙韦济厚遇而徘徊无措。
D.“榛芜”是草野的意思,这里用了借代手法,写出自己的现实处境。
14.请结合全诗,分析“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这两句的妙处。(6分)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1)《离骚》中很多名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陶渊明便由此在《归去来兮辞》中写出了“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乌鸦反哺”是中国古代表达孝道的著名典故。李密在《陈情表》中化用这个典故,写下了“,”来表达自己对祖母尽孝的迫切心情。
(3)化虚为实是中国古诗常用的手法,可以让抽象的情感具体地表现出来,比如李煜在《虞美人》里就用“,”的句子表现了自己愁绪的浓重。
(4)诸葛亮以其忠诚智勇的形象为中国古代诗人传颂,南宋的陆游在《书愤》中用“,”的句子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佩和对其功业的向往。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
五岳还留一岳思
①有一回,我们游览医巫闾山风景区,在感到十分餍足的同时,却又产生一种意兴阑珊的味道。我分析,这可能与那种沿着东路、中路、南路、北路,“按图索骥”,一览无遗的游观方法有关。
②那年游扬州瘦西湖也是逢景必驻,巨细无遗。当时也曾感到很充实,甚至叹为“观止”;但是,待我们登上瓜州渡开往镇江的客轮,一位诗友却略带倦意地吟了两句唐诗:“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是不是他也觉得这种“满堂灌”的游法,实在是又累又乏味呢?反过来,对于绍兴的鉴湖,我们却是挂肚牵肠,时萦梦寐。那年,我们游了禹陵、沈园、东湖和兰亭,因为时间有限,“烟波一棹镜湖湾”的愿望落了空,只是远远地望了一下,既没有实地观察到“人在镜中,舟行画里”的丽景,也未曾领略到“鉴湖水如月”“鉴湖五月凉”的妙境,实在有负于李白、杜甫这两位诗仙、诗圣,留下了一个很大的空白,等着后日去填补。按说,鉴湖的景观是无法与瘦西湖相比的,可是,它却能挑起“何日更重游”的绵绵思绪。我觉得,这里有一种心理作用,主要是它留下了悬念。
③有的哲学家说:“充满希望的旅游比到达目的地好。”人们对于已经占有、已经实现的事物,不及对于正在追求、若明若暗、可然可否的事物那样关心。张恨水的两句诗“凡所难求皆绝好,及至如愿又平常”反映了这种心态。往古来今,有谁未曾从不断的追求中获得快慰呢!清初“四明四子”之一的郑南谿,写过一部《纪游集》,为自己起了个“五岳游人”的雅号,实际上,他只游了泰、华、恒、嵩四岳,有意识地留下南岳衡山未去。“我不尽游者”,他说,“留此一岳付之余生梦想耳”。我那次游黄山,就是受了这位郑老先生的点化,在海拔均达一千八百米以上的三大主峰中,只登了天都峰、光明顶,留下莲花峰作为“余生梦想”。这样,至今我对黄山还抱有一种朦胧的追求,总想找个机会重游一次。
④同旅游一样,为文作画也应该讲究留有余地,不可太满太露。白石老人的画虾,就表现了这位艺术大师的无比高明。他并没有像一些平庸的画匠那样,纤细无遗地将大虾腹下的节足一一描出。从外表上看,似乎形体不全,朦胧不显,可是,虾的动态、虾的神韵却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画面上的生物景象,而且还感受到一种亲切、开朗的、使人感发奋起的愉悦情绪,一种春天般的、对生活充满肯定与热爱的心态。
⑤这使我想到中国艺术传统那么讲究、那么强调的所谓“象外之旨”“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其中奥秘,我觉得就在于以不全求全,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其要旨,仍然是要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
⑥为文也是一样,切忌过直过露,过黏过满。清代剧论家李渔说:“大约即不如离,近不如远,和盘托出,不若使人想象于无穷耳。”美国现代作家海明威说得更加形象、生动。他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形诸文字的,好似冰山露出水面部分,不过八分之一;而作品中的蕴涵,如同冰山没在水下部分,要达到八分之七,这要靠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和思考去加以补充。作家的本事就在于实现艺术形象的有限性与艺术内容的无限广阔性的完美统一。
⑦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篇古代的著名短文。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深情怀念惨遭杀害的亡友嵇康、吕安。一次,路过嵇康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于是,写成了《思旧赋》。文字非常含蓄、简练,除了小序,只有十二句。鲁迅先生在纪念被反动势力杀害的柔石、白莽等五位作家时曾谈道:“年轻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鲁迅的这段文字也写得非常含蓄、简练。它们都令人反复思索,回味无穷。我想,假如当日向子期或者鲁迅先生,临文嗟悼,哓哓不休,不仅无助于感染力的增强,反而会冲淡那怀人愤世的浓烈的感情色彩。
⑧德国艺术理论家、剧作家莱辛认为,造型艺术家对待人物的表情的描绘要有控制,不宜“选取情节发展中的顶点”,要“避免描绘激情顶点的顷刻”。这自然仅是从审美需要考虑的。但是,这种“不到顶点”的主张,也揭示了艺术的普遍规律。
⑨正如莱辛所言:“到了顶点就到了止境,眼睛就不能朝更远的地方看,想象就被捆住了翅膀。”与这个道理相通,我国古代诗人也提出:“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盛开的鲜花意味着飘零衰败,熟透的果实面临着腐烂发酵,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登上泰山极顶后再往前走就是下坡路了。世间万事万物,无不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的对立方面转化。
⑩当然,莱辛讲的“到了顶点就到了止境,眼睛就不能朝更远的地方看”,也和一个人的胸襟、器度有直接关系。从前,抚顺高尔山的一座凉亭上有这样一副楹联:“到此已穷千里目,何须更上一层楼。”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眼睛自然也不想看得更远。而清代的鄂容安的对联则是:“到此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换了三个字,境界全新。同样是登上顶端,但由于把它看作是新的里程的开始,眼界与追求便迥然有异。
(取材于王充闾的同名散文)
16.下列文中加点词语可以替换成括号中词语的一项是(3分)
A.却又产生一种意兴阑珊的味道。(意犹未尽)
b.主要是它留下了悬念。(疑团)
C.至今我对黄山还抱有一种朦胧的追求(模糊)
D.形诸文字的,好似冰山露出水面部分(形之笔墨)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开宗明义,以一次颇为满足的游历抒发对美景的向往。
b.作者多次运用对比、引用等手法表达对生活、艺术的认识。
C.作者认为世间万物无不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的对立方面转化。
D.结尾的两副对联说明“不到顶点”的境界能引发更高的追求。
18.作者在文章第②段中叙写了过去的游览经历,请简要分析这部分内容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19.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文章标题“五岳还留一岳思”包含了哪些涵义,并说说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6分。
20.语言基础运用(6分)
①炎炎夏日,人们出门常形容天气能“热死人”,没想到这句玩笑话竟一语中的。②近期,一位导游带团时在连续高温暴晒下体力不支而倒地,死因为“热射病”。③这是一种因体温过高而引发的致命性急症,当身体核心温度超过40度时,就会引发恶心呕吐、呼吸和心率加快、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症状,严重则导致生命器官损伤直至死亡。④高温高湿的环境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是造成热射病最主要的因素。⑤热射病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经典型热射病:经典型热射病多见于体温调节能力不足者、伴有基础疾病者及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者等;而劳力型热射病多见于既往健康的年轻人。⑥对于劳力型热射病来说,感冒发热、腹泻、肥胖超重、睡眠不足等都是引发疾病的易感因素。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句中加点的四字成语使用得当。
b.②⑤句中的两个“而”字,用法相同。
C.③句中“甚至”和“直至”不能互换。
D.⑤句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不用调整语序。
(2)不改变句意,将第⑤⑥句中画线并被句号隔开的两个语言片段整合为一个单句。将改写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3分)
21.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近年来,为文学家拍摄传记片或纪录片成为文学传播的一种新的尝试。但对此举能否让大众亲近文学、热爱文学,同学们意见不一。请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要求:理由充分,条理清晰。
(2)文学社社刊拟开设“笔下山河”读书专栏。请你从经典的文学作品中选一个与特定地理有关的场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写一段短评。要求:写出作品名,符合作品内容;条理
文章来源于:http://gaogzhong.ljyz.com.cn 高三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