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多处名山,都有北宋米芾题“第一山”大字石刻。通过层层追溯,可以发现各地“第一山”石刻都源于盱眙第一山。米芾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登临盱眙南山,题“第一山”并作诗,南山从此改名。然而,米芾“第一山”题字原刻已毁,盱眙现存碑刻系清代翻刻自福州道山,它与米芾原作其实不尽相同。宋刻米芾“第一山”题字,字径约六七寸,旁题绝句一首。作为米芾榜书代表作,数百年来它屡遭翻刻。各地石刻的共同点是:首先,“第一山”三字被明显放大;其次,删去题诗,仅保留米芾名款;第三,翻刻特别集中地出现在晚明。大量翻刻“第一山”石刻的行为反映了晚明社会风尚和竞相标榜的民族心理,对米芾书迹的保存与传播也有一定作用。
关键字:米芾,盱眙,第一山,石刻,翻刻
中国地域广大山峦众多,其中雄伟峻拔、风景优美的名山也很多。在众多名山中,有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即众山争相标榜“第一”,诸如天下第一山、关东第一山、震旦第一山、佛教第一山、东南第一山、江淮第一山……,不胜枚举,且都有古今名贤题诗、题字为证。更有意思的是,在许多名山胜迹,都能看到北宋书法名家米芾题写的“第一山”大字石刻,而且写法如出一辙。究竟哪座山堪当第一,见仁见智,暂且不去讨论。本文关心的是这些米芾“第一山”题字,从何而来,又为何遍布各地?谁是原刻,谁是翻刻?其中潜藏着怎样的文化现象?由于目前全国任何一处米芾“第一山”石刻,都不是宋代原刻,故米芾“第一山”题字是原创还是集字,最初题于何处,如何流传,颇有探究之必要。
01
疑问
峨眉山“第一山”石刻的由来
四川峨眉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山上古刹万年寺,始建于东晋,山门内有米芾书“第一山”碑(图1),高235厘米,宽95厘米,碑石右上角残缺。字径二至三尺,气势壮观。左侧偏下落款“米芾书”。此碑为乐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图1峨眉山翻刻碑
然而,此碑书法却非米芾为峨眉山所题写,碑阴有楷书题记为证:
……丙午岁,余客江阳,偶约同人散步于土主山,获睹米襄阳先生石刻“第一山”三字。纵横变化,俨有龙跳虎卧之势,遂凝睇久之。则见玉屏列于前,玛瑙峙于后,左右复有湖光荡漾,名曰第一,不诬也!然而沧海曾经难为水,巫山以外不是云。因思峨眉天下秀,释氏称为震旦第一山,诚名实之易位,则南宫妙笔以之坐镇此山,有不叹为观止乎?爰采佳石觅良工,照石刊就,移竖于峨之万年寺。非欲还福于山灵,或山灵不至笑我耳!高三
落款在碑阳右侧:“□□戊午岁孟夏月念八日,乐邑增生龙田谢文明谨志并书。”
从这段碑记可知,此碑系乐山人谢文明翻刻,时间在某一戊午年孟夏,其来源是江阳土主山“第一山”三字石刻。
江阳即四川富顺县。西汉景帝六年(前151),封赵相苏嘉为江阳侯,在长江与沱江交汇处(今四川泸州市境内)设置江阳县。东汉献帝建安十八年(213)置江阳郡。宋代改名富顺后,一直袭用“江阳”为其别称。如晚明学者钱谦益说:“富顺,故江阳地,今属叙州。”[2]清人段玉裁说:“江阳县,今富顺县,直隶泸州也。”[3]
再说土主山。在中国西南各地,普遍存在着土主崇拜和土主庙,并有定时举办“土主会”的习俗。富顺县西湖西侧、县衙之北有钟秀山,因山上有土主庙(亦名十圣庙),俗称土主山。清康熙年间陈祥裔《蜀都碎事》载:“富顺县治后山上文昌宫,有米元章题第一山三字,字如大轮,遒媚可爱。”[4]道光《富顺县志》载:“米芾第一山三字碑,在钟秀山麓,邑人韦蕃立。”[5]故可以确定江阳土主山即富顺钟秀山,“第一山”碑立于山上文昌宫。
谢文明在峨眉山“第一山”碑记中所说“玉屏列于前,玛瑙峙于后”,“玉屏”当指富顺城南沱江对岸的翠屏山(亦名挂榜山),“玛瑙”即钟秀山后的玛瑙山;“左右复有湖光荡漾”指西湖、少湖分列左右。如果在钟秀山上举目四眺,除少湖已经填没(地名尚在),其馀山水景观与谢文明记述完全符合,确实是“一江环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绝佳美景。
峨眉山“第一山”碑的刻石时间究竟是哪一个戊午年?因谢文明生卒年不详,难以推断。查康熙《峨眉山志》[6]未载此碑,而光绪十七年(1891)刊刻的谭钟岳《峨山图说》所绘万年寺图上有说明文字:“直上又一亭,竖有第一山碑,进圣寿万年寺。”说明这块碑的刻制时间应在康熙之后、光绪十七年之前。
自贡市文化局编《自贡名胜古迹》小册子刊有《富顺“第一山”石碑》文,云“乐山的谢文明又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莅临富顺,见‘第一山’三字‘纵横变化,有龙跳虎跃之势’,拓去刻在峨眉山万年寺之前。”[7]道光二十六年即农历丙午年,这和谢文明碑记中“丙午岁,余客江阳”句是相符的。照此推算,落款“戊午岁”则应是咸丰八年,即公元1858年。
在富顺县钟秀山文昌宫,“第一山”碑作为县级文保单位,已经用玻璃全部罩住。碑身高239厘米,宽111厘米,上有半圆形碑额,通高329厘米。石色深暗,确实年代久远。右侧落款“米芾书”,左侧为“邑人韦蕃立”。韦蕃是富顺本地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天启五年(1625)罢官回乡。前揭《富顺“第一山”石碑》文中说,韦蕃因喜爱米芾书法,自武当山拓回“第一山”三字,刻于钟秀山。
这下情况更加复杂。峨眉山“第一山”碑摹刻自富顺钟秀山,而钟秀山“第一山”碑又摹刻自千里之外的武当山。那么武当山“第一山”碑呢?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古称太和山,是中国道教名山,道观建筑在明代盛极一时。米芾“第一山”大字碑刻立于明代,晚明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1587-1641)曾经见过它。《徐霞客游记》云:
十三日,骑而南趋,石道平敞。三十里,越一石梁,有溪自西东注,即太和下流入汉者。越桥为迎恩宫,西向。前有碑大书“第一山”三字,乃米襄阳笔,书法飞动,当亦第一。[8]
徐霞客所见这块米芾“第一山”碑,在迎恩宫前。迎恩宫久已不存,其原址位于武当山北麓、石板滩大桥南岸,在古均州城南40里。此宫毁于清朝早期。1968年丹江水库大坝截流后,包括迎恩宫在内的一百多座古建筑遗址俱被水库淹没。据《武当山金石录》云,此碑系“明万历李柏龄刻石”,又注云:“共有两通,一在州南三十五里朝阳洞口侧;一在州南四十里的周府庵内。朝阳洞的佚,今存的一通为周府庵的,现在老营东岳庙内。”[9]。而《武当山志》说米芾“第一山”碑原存朝阳洞,后迁元和观,1987年移至玉虚宫前泰山庙。[10]二者对现存泰山庙(即东岳庙)“第一山”石碑迁自何处说法不一。据笔者实地考察,现存泰山庙的“第一山”碑(图2)决非徐霞客所见碑,而是清代利用一块旧碑石的背面翻刻的。至于明代李柏龄刻石的来源,武当山历史上未有记载。
▲图2武当山翻刻碑
02
溯源
米芾“第一山”题于盱眙南山
在西岳华山,玉泉院位于“自古华山一条道”的登山起点。在这座著名的全真道观的大殿右侧,也立着一块米芾书“第一山”碑(图3)。碑高210厘米,宽85厘米,平顶。碑石右侧有行书一行:“米芾书。华阴令燕山董盛祚刻。”碑石左下侧有清初陕西名士康乃心(1643-1707)篆书题记云:“南宫此刻向在盱眙,摹刻于兹永壮名岳。康熙戊辰清明后六日,有莘康乃心太一氏云台观记。”可知此碑系华阴县令董盛祚命人摹刻,立于康熙戊辰年(1688)。在全国各地二十多处米芾“第一山”石刻中,大多不提字迹的来源,唯有华山这块碑石上明确指出“南宫此刻向在盱眙”。
▲图3华山翻刻碑(杨君摄影)
无独有偶,陕西终南山古楼观台也有米芾“第一山”石刻。赵崡《石墨镌华》云:“宋米芾第一山大字。此刻在盱眙县中,南楼观石乃摹刻耳。纵逸飞动,殊有一夫当关之势。”[11]赵崡是晚明陕西著名学者、金石学家,又是终南山所在地盩厔县人,他说终南山“第一山”石刻摹自盱眙县,必有其据。
盱眙既非名城,也无名山,米芾“第一山”石刻怎么会在此呢?
▲图4大运河形势图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从盱眙的地理位置说起。今天的江苏盱眙县位于苏北平原、淮河下游,与众多的苏北县城相比无甚特别之处。但在唐宋时代,那可大不一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其中通济渠工程,是在洛阳附近引黄河的水,行向东南,进入汴水(今已湮塞),穿过安徽,到泗州注入淮河,从此沟通了黄、淮两大河流的水运(图4)。唐宋时通称其西段为洛水,东段为汴水。汴水、淮水交汇处称为汴口,北侧为泗州(城址在今盱眙县淮河乡地下),南侧为盱眙,两城隔淮相望,相距七里。这里遂成为东南地区水运交通的咽喉要道,上通洛阳、长安,下达淮安、扬州。虽然泗州、盱眙的行政区划和隶属关系经常变动,但它们的繁华在唐宋时代是一以贯之的。绍兴十一年(1141)“绍兴和议”后,宋、金以淮河为界,南宋在盱眙、金国在泗州分别设置榷场,开展边贸活动。双方使臣进出,皆通过此地。
盱眙县城中心有一山,临近淮河,海拔仅百馀米,古名南山。山虽不大,却是历代县治所在。光绪《盱眙县志稿》云:“自此山迆东至斗山,宋以前皆目为南山,以在淮水南也”[12]。其实此山古称“南山”,并不因其在淮河南岸,而是缘于在泗州城南。山上出产都梁香草,当地人称为都梁山[13];而泗州人因为此山在泗州之南,称之为南山。盱眙县曾经多次为泗州所辖属,人们站在泗州南望,很自然地就把都梁山称为“南山”。如宋人苏轼多次经过泗州并留下诗词,有时称此山为“都梁山”,有时称“南山”。明人李东阳《南山草亭记》云:“泗之盱眙有山焉。南直县,北枕淮,在州之南,故亦曰南山。”[14]他准确地指出这座山的位置,南面是盱眙县治,北面是淮水,在泗州之南,故名南山。而自从康熙十九年(1680)泗州遭遇特大洪水,整个城市连同明祖陵永沉水底,清人已不知南山得名之真正原因。
下面,该说说米芾与盱眙的关系了。米芾(1051-1107)初名黻,字元章,湖北襄阳人,宣和年间任书画学博士、礼部员外郎。官阶不算高,但书法名声很大,朝野皆知,为宋代四大书家之一。米芾因为母亲侍奉英宗皇后,恩荫入仕,先后任职于汴京、浛光、长沙、杭州、雍丘、涟水、无为、淮阳等地,中年以后定居润州丹徒。他一生中多次往来江淮,当然也多次泊舟盱眙,现知留下墨迹的有三次:
绍圣四年(1097),米芾知涟水军(今江苏涟水县),由汴京(今河南开封)经汴水南下就任。这一路上两岸皆平原,无甚风景,至汴口入淮时忽见对岸一山,葱茏奇秀,如翠屏耸峙。米芾精神一振,弃舟上岸,在当地官员陪伴下登山览胜,并作诗一首:“京洛风沙千里还,船头出汴翠屏间。莫论衡霍撞星斗,且是东南第一山。”。此诗后来收入其《宝晋英光集》[15],题为《题泗滨南山石壁曰第一山》。由诗题可知,米芾明确地知道此山名为“南山”,但他还是要称之为“第一山”。诗中通过“京洛风沙”和汴口“翠屏”的对比,表达出米芾看见此山时的欣喜心情。“衡霍”即湖南衡山和安徽天柱山,在米芾看来,尽管盱眙南山比不上衡山、霍山高耸入云,但它却是东南第一山!
▲图5陈敏米芾题名46+60cm
建中靖国元年(1101),米芾任发运司属官,与苏轼同游镇江金山。次年即崇宁元年(1102)二月与陈敏同游盱眙南山,题云“发运使□□□字陈敏米芾崇宁壬午二月同来”,刻在秀岩(图5)。
崇宁五年(1106),米芾三游南山,同游者张大亨,题云“张大亨米芾丙戌岁”(图6),亦刻在秀岩。
▲图6张大亨米芾题名45+48cm
其实,泗州、盱眙作为从汴京通向东南各省的水路必经之地,米芾经过这里远不止这三次。他先后游历了盱眙各处名胜,赋诗十首,合称《都梁十景诗》。米芾还为盱眙书《绣岩堂碑》,见载于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
米芾称盱
文章来源于:http://gaogzhong.ljyz.com.cn 高三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