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盱眙第一山题刻最集中的秀岩,至今保存着宋代以来大量摩崖石刻,除了苏轼《行香子》、米芾两次题名,还有宰相蔡京及文学家贺铸、杨万里等名人题刻。这是由于,南宋时淮河是宋、金两国边界,“时聘使往来,旁午于道。凡过盱眙,例游第一山,酌玻璃泉,题诗石壁,以纪岁月。遂成故事,镌刻题名几满。”[16]地处南宋边境的第一山,竟成了北望故国的名山,题咏累累,如杨万里“第一山头第一亭,闻名未到负平生”[17]、阎苍舒“要渠天下无双手,题作东南第一山”、王渥“亭耸东南第一山,登临身在白云间”、颜师鲁“闻说淮南第一山,老来方此凭栏干”、蔡戡“自古东南第一山,于今无异玉门关”[18]。南宋陆游在《盱眙军翠屏堂记》说,诸多名闻天下的边郡胜迹,都不能与淮水、南山相比,并叹曰:“我之文不足称也!”[19]
03
真相
米芾“第一山”题字的本来面目
前文说过,米芾于1097年、1102年、1106年三次游览盱眙南山并留下题刻。在今天的盱眙第一山秀岩,仅见米芾后两次游览留下的题名石刻,而无“第一山”题字、题诗石刻。山上所立“第一山”碑(图7)是清代重刻,高245厘米,宽97厘米,面向淮河。在落款“米芾书”三字左侧,还有楷书两行:
米元章名此山,勒书于石,兵焚其碑。吾乡先达曾摹勒于道山,世传为簪花家法。今创第一山亭,因吾乡墨拓复钩勒石亭中。此山之灵应珍重保护为镇也。乾隆十年九月晋安郭起元记。道光甲辰孟冬月邑人汪云佺重刻。[20]
▲图7盱眙第一山翻刻碑
这段文字非常重要,透露出多重信息:首先,肯定米芾题字刻石的真实性,并说明原刻石已毁于兵火;其次,道山曾经摹勒“第一山”石刻;第三,乾隆十年(1745)道山“第一山”石刻被翻刻回盱眙,时任盱眙知县的福州人郭起元是其中关键人物;第四,现存碑刻为汪云佺于道光甲辰(1844)依据郭起元刻石再次摹刻。
历史就是这样充满了幸与不幸。如果没有郭起元,盱眙“第一山”石刻不会这么顺利地“失而复得”。如果没有汪云佺,这块石碑的故事可能再次中断,郭起元的努力也付诸东流,无人得知。
道山现名乌山,在福州市区内。乾隆《福州府志》载:“第一山,径二尺,米芾书,镌天皇岭。”[21]《榕城考古略》载:“县治之南有径达天王崎(俗称天王岭,乌山之麓也)……东有委巷,俗称第一山,内有鳞次台(有小阜,多奇石,登其巅望城中,屋次鳞鳞,故名其台。石上刻米芾第一山三字)。”[22]《福建金石志》载:“第一山,米芾书。在侯官乌石山。陈《略》云:行书三尺,在鳞次台,款行书二寸。此书由他处摹来者,虽属传刻,究系宋人之笔。其摹刻者,则不知何时矣。”[23]天皇岭“第一山”石刻仍存(图8),高216厘米,宽132厘米。虽无落款,但书法风格明显出自米芾之手,笔迹与盱眙现存“第一山”碑完全一致。但是,这是不是米芾“第一山”题字的原样呢?
▲图8福州乌山翻刻(柯学刃摄影)
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笔者发现,米芾“第一山”石刻在历史上存在两种版本,以及两种尺寸。孰真孰假,还需详加考察。
先说版本问题。现存各地的米芾“第一山”石刻,都是三个大字加落款“米芾书”的形式。三个大字的结构、笔法高度近似,稍稍对比一下,不难发现其相同点甚多,尤其是细节上存在着难以复制的相同,如:①“第”字第一、二笔用牵丝连接;②“一”字横画上边缘有根细线,显然是因溢出的一丝笔毫所致。这是偶然效果,绝不可能重复。这两个细节足以说明遍布各地的米芾“第一山”石刻,都是出自同一版本。(当然,各地“第一山”石刻也存在一些不同点,比如三个字的间距不尽相同,这是由于摹勒上石时挪动了字的位置;又如“第”字末笔撇画,有的是飞白,有的是实笔,这是因为有些刻工忽略飞白以降低工作难度。)但在清代著名学者孙星衍《寰宇访碑录》卷八中,他记载了两处“第一山”石刻:“瑞石山第一山三字”和“第一山三字并诗”,分别位于杭州吴山和盱眙第一山[24]。全国各地“第一山”石刻甚多,他只记载两处,显然是不周全的。但其中关键的信息在于,他记载了三大字版本之外的另一种版本,是“第一山三字并诗”。而现在世间所有“第一山”石刻均无诗,为什么?
从文献记载来看,米芾“第一山”题字石刻最早著录于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淮北之地平夷,自京师至汴口并无山,惟隔淮方有南山。米元章名其山为第一山。有诗云:京洛风尘千里还,船头出没翠屏间。莫能衡霍撞星斗,且是东南第一山。此诗刻在南山石崖上。石崖之侧,有东坡《行香子》词……余倾居泗上,皆打得此二碑,至今尚存。[25]
胡仔的记录极为准确。1982年盱眙县文物工作者就是根据胡仔对苏轼《行香子》石刻的记载,从布满荆棘的崖壁上找到了这块湮没无闻数百年的残损石刻。文中所谓“南山石崖”,就是山腰处一段宽约二十米、高七八米的垂直崖壁,名为秀岩,其上密布宋代以来历朝题刻。秀岩石刻总体保存完好,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惟南面一段在“文革”中因部队建营房开山取石而被炸毁。苏轼《行香子》石刻位于秀岩南侧,与其相距不远的米芾“第一山”石刻既已不存,当在其南端被炸毁的崖壁上。
《四库全书》所收北宋朱长文《墨池编》载:“宋第一山三大字,米芾行书,在盱眙。”[26]米芾初次登临盱眙第一山并题诗是在绍圣四年(1097),次年朱长文卒,米芾为其书墓表。这则看似非常重要的材料,可惜是后人增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又此本碑刻门末载宋碑九十二通、元碑四十四通、明碑一百十九通,皆明万历中重刊时所增。”[27]显然,这只能作为明代的史料了。
明代关于盱眙“第一山”石刻的记载较多,且说明了石刻的具体方位。如明初郑真《荥阳外史集》:“初九日早到盱眙……米元章第一山真刻,远近传模。”[28]《明一统志》:“第一山,在盱眙县治东,其下有石刻宋米芾书第一山三大字。”[29]成化《中都志》“盱眙县”条:“第一山,《方舆胜览》云在郡东,一名南山。今县治坐山是也。厅东壁中有石刻米芾书第一山三大字。”[30]
以上记载除了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刻在……”,为何各种明代记载只说“三大字”而未言及诗?米芾“第一山三大字”与“第一山诗”是一件石刻还是两件石刻?清嘉庆年间,著名金石学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道出其中原委:“盱眙县玻璃泉有米元章书第一山三大字,傍题绝句云:京洛风沙千里还,船头出汴翠屏间。莫论衡霍撞星斗,且是东南第一山。此初刻也。厥后好事者钩摹三大字刻之他所,世遂不知此山之在盱眙矣。”[31]他明确指出“第一山三大字,傍题绝句”是初刻。即米芾题字的真相,是既有第一山三大字,又有题诗的。
这并不是孤证。清人翁方纲有诗《题米书盱眙第一山石刻,即用其韵三首》[32],既步“其韵”,可见他所题的“第一山”石刻拓片也是有诗的。
▲图9米芾题第一山大字并诗旧拓国家图书馆藏
据此检索,符合“第一山三大字,傍题绝句”这一特征的米芾石刻拓片,仅见载于《米芾的书法艺术》[33]书中(图9)。“第一山”三大字居中,左右各有小字行书两行,文曰“京洛风尘千里还,船头出汴翠屏间。莫论衡霍冲星斗,且是东南第一山。米芾书。”除个别字差异,其余与钱大昕的描述相符。从图片来看,精湛的刻工以及石刻的风化状态,皆与盱眙现存《陈敏米芾题名》、《张大亨米芾题名》非常相似。鉴于此“第一山”拓片书法出自米芾,又系旧拓,虽与现存各地“第一山”石刻完全不同,却恰好验证了钱大昕、翁方纲两位金石学家的记载,故笔者认为这正是米芾“第一山”题字题诗原刻的真相!
遗憾的是,《米芾的书法艺术》书中未标注拓片的藏地及尺寸[34]。而各地翻刻的米芾“第一山”题字大小不一,字径有的二尺,有的三尺。那么米芾题字的原始尺寸到底是多大?
让我们先从明清文献中屡屡提及的“第一山三大字”入手,来看古人对“大字”的理解。大字、小字是相对概念,超过常规尺寸的字,就被称为大字。先秦时代的甲骨文、金文、简牍字径大多在一厘米左右,北朝墓志、南朝信札字径多在二三厘米,随着毛笔、纸张、刻碑等工艺技术的进步,到初唐时,欧阳询《九成宫碑》、虞世南《孔子庙堂碑》都是寸方楷书,及至中唐,颜真卿楷书字径多为五六厘米,即接近两寸(唐宋时代一寸约合3.0厘米)。而颜真卿《乞御书天下放生池碑额表》云:“缘前书点画稍细,恐不堪经久,臣今谨据石擘窠大书一本。”[35]这件“擘窠大书”的《放生池残碑》,字径约三寸。因而得知,颜真卿楷书的常规字径是两寸以内,字径三寸以上即为大字。
宋代制笔工艺进一步发展,使五六寸乃至尺馀大字可以轻松完成。周密《志雅堂杂钞》:“癸巳十一月十一夜,赵小山孟林以四川绢幛一幅来观,乃高宗大字书《古柏行》,字大五寸,后有御书之宝玺。”[36]宋高宗《翰墨志》:“晚年得趣,横斜平直随意所适。至作尺馀大字,肆笔皆成,每不介意。”[37]黄庭坚《论作字》:“大字无过瘗鹤铭。”[38]《瘗鹤铭》是南朝刻石,字径约五寸。看来字径五寸即被宋人认为是大字,当无疑问。
从书迹实物来看,唐代名家墨迹传世绝少,字迹较大者有李白《上阳台帖》,字径约三寸;唐人石刻大字以湖南浯溪摩崖为例,除颜真卿《大唐中兴颂》字径近五寸以外,传为袁滋、瞿令问、季康所书的三件篆书,字径均在三至五寸之间。宋人墨迹传世较多,其中大字作品如米芾《多景楼诗》(图10)、《吴江舟中诗》,吴琚《行书蔡襄七绝》等,字径五六寸;黄庭坚《牛口庄题名卷》,字径八寸,为宋人大字的极品。米芾现存于盱眙第一山的两次题名,以及文献所载的别处题名[39],字径也多为四至七寸。但要说像今天各地“第一山”石刻字径二三尺的大字,不但未见米芾有这样的事迹,整个宋代书法史上也没有类似的记载。“尺馀大字”书法的真正流行,是在明代以后。一方面由于富人建房追求高大奢侈,而产生了对大字匾额、楹联、巨轴的广泛需求;另一方面因人类旅游活动频繁,在名山胜迹题字刻石渐成风气,也为超级大字提供了施展空间。
既然在宋人看来,字径五寸以上直至尺馀都被称为大字,那么米芾“第一山”三大字原刻究竟是多大呢?在明人书画著录中有两则记载,提供了答案。一则见于项元汴《蕉窗九录》:“第一山。米芾行书,字方六七寸。”[40]另一则见于屠隆《考槃馀事》:“第一山。米芾行书,字方六七寸,奇伟秀丽,在直隶凤阳府盱眙县。”[41]这两位都是明代文艺史上了不起的人物,精于鉴赏。第一山题字拓片能入其法眼并作著录,定是宋代原刻,而不至于是翻刻。“字方六七寸”,当无疑义。
综上所述,米芾题“第一山”石刻的真相,应是“第一山三大字,傍题绝句”的版本;字径六七寸;石刻位于秀岩苏轼《行香子》石刻南侧。
光绪《盱眙县志稿》云:“又按《乾隆志》第一山碑注云:县堂东壁宋米芾行书三大字,径一尺有五寸。其阴三行书第一山,径可五寸,旁小行书第一山诗。明崇祯年间废于兵火。”[42]这是一块两面刻字的石碑,与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载“此诗刻在南山石崖上”明显不符。其中疑问,留待后文再表。
在书史上,米芾以擅写大字著称。其在《海岳名言》中,多次论及大字、小字书写要领的不同,并十分自得。如:“世人多写大字时,用力捉笔,字愈无筋骨神气,作圆笔头如蒸饼,大可鄙笑。要须如小字,锋势备全
文章来源于:http://gaogzhong.ljyz.com.cn 高三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